中华艺术宫(5)——光风霁月:上海近现代美术作品展之一

标签:
中华艺术宫 |
分类: 博物观展 |

似乎有意与上海博物馆的“何以中国”相呼应,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着力打造“何谓海派”的系列大展。继“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之后, “艺术百年•光风霁月——上海近现代美术作品展”又隆重登场。“历史的星空”侧重于“海派”起源的学术探问,“艺术百年•光风霁月”则展示“海派”引发的上海近现代美术史的百余年演变。
“艺术百年•光风霁月”以时间线索展开,通过“海上画派引领一代风尚”(19世纪末至1949年)、“新中国美术在时代发展中更新”(1949至1977年)、“改革开放催生艺术创新精神”(1978至2021年)三个板块,以及三个专题陈列来阐述海派的缘起、形成与艺术影响。
展览资料介绍:
“海派”画家的形成主要有两支力量:一支是从传统文人画中变化而来,以中国画为体,又吸取西洋画的明暗、光色、透视,特别是写实的表现手法,用以对传统的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进行变革和创新。代表人物有任伯年、吴昌硕、虚谷、蒲华、钱慧安等。另一支是留学欧洲与日本的青年画家,回国后成为开展洋画运动的主力军,除了在艺术创作上“融合中西”外,还在美术教育、美术出版、美术社团等方面引进西方的做法,将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快速推向现代。代表人物有林风眠、关良、吴大羽、刘海粟、徐悲鸿等。
这里着重展示第一板块第一部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部分作品。
鉴古图(局部)
任薰

翠竹山鸡(局部)
任伯年

谿山访友

美女拈兰图(局部) 谢之光

江城晚彩

楚山清晓

斑斓秋色雁初飞

初平牧羊图

夕阳归帆图

老松图

墨梅

松山读书图

春色上花枝

鸡羊图(局部)

幽香图

竹溪觅句图

巴黎圣母院夕照

吾土吾民

饥民

2023年2月19日摄于中华艺术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