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博观展(3)——壶天馨境:清代鼻烟壶特展

标签:
航海博物馆鼻烟壶 |
分类: 博物观展 |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鼻烟及鼻烟壶传入中国,鼻烟壶的制作经历了由进口到仿制再到创新的中国化过程,其制作之精美、工艺之复杂、造型之丰富一度远超欧美。展览分“东西汇融”、“备极工巧”、“时风物情”三个部分,介绍了鼻烟壶的发展脉络、鼻烟壶的工艺与分类及鼻烟壶与清代人们生活,展现了清代中西文化之间的互通互融。
鼻烟壶是一种盛鼻烟的容器,虽精致小巧,盈手可握,但无论从题材、形状,或从材质及制作工艺而言,却包罗万象。清朝时期,吸闻鼻烟在各阶层蔚为风尚,对鼻烟壶的材质及工艺的追求更是到了极致,工艺相当巧妙精细,其制作过程对绘画、书法、雕刻、烧造、镶嵌等诸多工艺要求颇高,能在小小寸握烟壶上以高超的技艺手法表现出艺术风格,实属不易。在清代,鼻烟壶已不仅是一件生活用品,还具有显示主人富贵、等级的作用,并多以高级馈赠礼品的面貌出现,如今更是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享誉海内外。
风正好悬帆,祈福新一年。
2023年从观展开始,元旦到中国航海博物馆参观清代鼻烟壶展览,作为新年第一批观众,遇上了博物馆的开馆仪式——开馆锣鼓和福船升帆。



鼻烟是把优质的烟草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加入麝香、冰片、薄荷等名贵的药材与香料,或用花卉等提炼而成。鼻烟气味醇厚、辛辣,具有明目、提神、醒脑、辟疫、活血之功效。将粉末直接吸入鼻中,有通嚏之功效。


鼻烟壶最早由美洲印第安人用骨角或皮革等材料制成,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在欧洲大放异彩。明末清初鼻烟壶传入中国,迅速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




鼻烟壶是集多种工艺于一身,匠师们博采众长,将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雕刻、镶嵌与玉石、瓷器、料器、漆器、珐琅、金属等材料工艺相结合,制作了一批具有极高工艺水平的鼻烟壶。




从康熙帝开始,有清一代的皇帝无不对鼻烟壶偏爱有加。清中期,鼻烟壶尚未普及,及至清晚期,鼻烟壶已如“旧时王谢堂前燕”,成为人们日常社交的重要载体,深刻影响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方式和审美情趣。


鼻烟壶的制作材料:琉璃、陶瓷、金银、犀牛角、玉石、竹木、葫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