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观展(14)——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

标签:
上海博物馆兔年 |
分类: 博物观展 |

为迎接癸卯新春,上海博物馆特别举办了“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展览共7件展品,5件来自上博的馆藏文物,2件从山西博物院和衢州市博物馆借展。展览虽然小巧,但“汇集了最著名的兔子,多件文物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展现了从西周到清代,从南到北,人们对兔子长久的观察与喜爱。


清·玉兔支神
玉兔尖嘴、圆眼、竖耳,身着交襟宽袖长袍,曲膝半趺,右手持折扇,左手握拳上举。整器集圆雕、阴刻、浅浮雕等多种技法于一体,雕琢精巧,玉兔支神摇扇持物,怡然自得。本品为上海博物馆所藏一组玉雕兽首人身十二支神坐像中的一支,十二支神是十二地支的守护神,对应十二生肖形象,其中玉兔是清晨5点至7点卯时的守护神。

南宋·青玉兔镇纸(衢州市博物馆)
兔形镇纸由和田青玉圆雕而成,呈伏卧状,双耳软绵地贴于背上,腹部、腿部刻短细线条,似为兔的软毛。双眼圆润有神,三片小嘴唇加以两侧阴刻的胡须,好似在微微颤动。

元·水晶兔
元代的水晶兔于1994年在上海市松江区圆应塔地宫出土。兔双眼为圆圈状,眼梢线向左右延伸,抿嘴,鼻子、胡须和四爪均用阴刻粗线条勾勒,兔毛以平行的细短阴线刻饰,装饰性强。腹背竖穿一孔,可系可佩。整体似作觅食状,质朴敦实、憨态可掬,有唐宋遗风。

唐·白釉兔
白兔蹲踞于八边形台座之上,前肢挺于胸前,昂首前视,双耳后抿,贴于颈背。通体施白釉,台座底部露白胎微泛黄,兔眼点褐彩。

西周·兔尊(山西博物院)
兔尊1992年出土于山西曲沃县赵村晋侯。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较为罕见,在该类器物内部曾发现树叶状残留物,可能用于制酒或过滤酒渣,说明兔尊应该是古代的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