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胡杨额济纳酒泉 |
分类: 游遍神州 |

我们一班老同学本来计划10月25日从武汉出发,环秦岭、看红叶,但防不胜防的疫情迫使我们不得不取消行程。次轮疫情源自额济纳,额济纳的胡杨林也突然成了这个秋天的热点。无法出行,整理2009年和同事自助游额济纳的照片,再次“神游”胡杨林。
当年写了一点游记,但只开了一个头,现在照录出来。
2009年的秋天本来属于新疆,我们几个同事想利用休假的时间去体验南疆风情,但七五事件打乱了我们的安排,只好再寻找其他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地方。最后,我圈定了额济纳,于是我们走进了额济纳的秋天。
选中额济纳,是因为张艺谋的《英雄》,两个红衣女子在胡杨林中搅起的那一抹抹的金黄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选中额济纳,还因为团员丙的一首诗,20多年前从来没有见过胡杨的他,仅凭想象便洋洋洒洒写了首歌颂胡杨的诗,还发表在《工人日报》上,当年的文学青年也想去实地寻找当年的诗情。
选中额济纳,更因为有一帮志趣相投的同事、朋友,大家都想在繁忙的工作中放松一下自己。2008年的秋天,我和团长、轩逸(又称团员甲)去了趟川西,在单位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在团长筹划2009年的游程时,要求加入者众多,团长不得不限定人数,再吸收3个新团员。大家都向往西部的辽阔、苍凉,于是一哄而起、一呼百应,今年的秋天就交给额济纳、交给梦中的胡杨林了。
于是我们一行六人——团长,团副,团秘,团员甲、乙、丙,在10月4日晚7时从汉口出发,踏上了西行的列车。
从武汉到额济纳没有直达的车,只能先到嘉峪关,从嘉峪关到酒泉,再从酒泉坐长途车到额济纳。
从武汉到额济纳要坐27个小时的火车。好在人多,大家也谈得来,一天一夜的行程过得倒也快。
团秘、团员乙热心快肠,一个办事麻利、一个考虑周密,为大家准备了不少的吃食,再加上各人自带了一些食物,细数了一下有十几样,于是车上的晚餐便异常丰富起来。大家放开肚皮,大吃大喝一顿。
10月5日晚10时,抵嘉峪关。从嘉峪关到酒泉,20多公里,一出火车站,就有很多的士来抢生意。我们6人包两辆的士赴酒泉。火车站白天有到酒泉的班车,每人一元;若包的士,每人10元。我们是夜晚,自然要加价,一车谈的是50元,一车是40元,平均每人15元。
10月6日天还没有亮,团秘和团员乙便到长途车站买去额济纳的车票,希望能抢前排的座位。哪知时值旅游旺季,更有早行者,8时发车的票已经卖完了,这样也好,让我们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来游览酒泉。
酒泉的早餐还比较丰富,我们选中了最有特色的尕酿皮,每人一大碗,吃了个肚儿圆。吃完早餐,我们信步来到了市中心的鼓楼。
团长当年也写了游记,现摘录一段:
高大的城楼四方悬挂着四块楹联“北通沙漠”、“南望祁连”、“东迎华岳”、“西达伊吾”,标明了酒泉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意义,现在城楼已被甘肃省政府作为文物予以保护。城楼修建于东晋,清代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进行重修,它是酒泉的标志。二千年前的酒泉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曾经是匈奴右贤王的管辖地。汉武帝大败匈奴后,酒泉便成为汉朝经营河西、开拓西域的重要基地和战略前哨。太阳出来了,我们站在城门里,朝阳照射着具有历史感的灰色砖墙,现代的我们摆着POS,阳光把POS变换成各种怪诞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很搞笑。我们一边大笑,一边拍照,好像回到了少年时代的搞怪和恶作剧,完全没有了同事之间应有的矜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