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泉州蟳埔村蚵壳厝蟳埔女 |
分类: 长途自驾 |

24天、11400公里,6月25日完成的陕甘新青大环线圆满收官,硬盘里又增加了几十个G的照片。还是先将三月自驾福建的博文写完,不然又会变成“烂尾楼”了。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而蟳埔地处泉州湾的出海口,为海外交通要津,满载丝绸、瓷器的商船就是从蟳埔出发的。
独特的地域位置形成一种与东海一带大不相同的独特民俗,最突出的便是蚵壳厝和蟳埔女。
↓
↓
↓ 用蚵壳砌墙,如鱼鳞排列,整齐、美观;大面积的灰白色蚵壳与红砖组合,色彩、质感对比强烈,简洁明快。现在许多新房子也用蚵壳来作装饰,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蚵壳厝的墙体适应海边多风潮湿的气候,且十分坚固,有“千年砖、万年蚵”之说。
↓ 村里有一座顺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地方。顺济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顺治年间扩建,上世纪90年代翻修。正殿上方悬挂着清康熙年间施琅将军敬立的匾额,这是新制的,原匾已毁于那个特殊时期。



↓ 蟳埔村人以海上捕鱼和海滩上养蚝为生,村里设置了不少剥壳点,开蚝、剔肉的大多是妇女。尽管她们手脚麻利,但看起来也十分辛苦。
蟳埔村另一个特色便是头上的“簪花围”,村里的女性,不论年长年少、休息还是劳作,人人都戴着头花:盘于脑后的头发绾成一个圆髻,用几种鲜花串成花环的“簪花围”中间,再插上一根筷子。
↓
↓ 纸牌上是象棋的棋子名称,难道是用纸牌来玩象棋?


↓ 村里有人专门做盘头簪花的生意,每位收费40元。


↓ 大树下有清代泉州书法家黄贻果撰写的“湄云普荫”石碑。


↓ 海蛎壳粉碎后可做建筑材料,我问价格价格如何,答曰:现在没人用了,卖不出钱。

摄于2021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