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古民居宏琳厝 |
分类: 长途自驾 |

↑ 古厝正门——虎头门,“宏琳厝”由曾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题写。
宏琳厝位于闽清县新壶村,距福州市区约70公里,适合自驾前往。古厝由药材商人黄祖嘉始建于1795年,以其长子宏琳命名名,由黄氏四兄弟续建,历时28年,于1823年才全部落成。
宏琳厝号称是中国最大的单幢古民居,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厝内廊回路转,纵横有序,通风采光充足,道路顺畅;房屋整体配套,行居方便,隔以36扇封火墙,有大小厅堂35个,天井30个,花圃25个,水井4口、大门13扇,共666个房间。”鼎盛时,这里住有一百多户人家,近千人。
↓ 古厝的布局设计体现了大家族“长幼有序、主从有别”的伦理规范,纵向有三进,第一进由小字辈居住,第二进由中字辈居住,第三进由老字辈居住;横向以正屋为中轴,两旁是女仆的住房,再向外则是男仆的住房。


↓ 宏琳厝在建造上比较重视防御功能,“外横厝外墙顶与屋檐之间留有城槛,用于射箭、打枪、投石;万一大门被攻破,内部还有道道防线,墙根布满备用绊脚绳和突袭的洞孔,横街里安放佛朗机火炮,炮眼正对街口。”



↓ 这个石窗是栓绊脚绳的,两边孔穴不一,易守难攻。
↓



↓ 燕尾脊,多用于大厝,闽南建筑的特色之一。

↓ 导游推荐的网红摄影点
↓ 中轴上有13扇大门,前后贯通。

↓ 第三进厅堂上供有祖宗牌位。



↓ 第三进大门上有清咸丰帝御笔“紫薇銮驾”匾额,匾额的上方是刻有圣旨的模板。





↓ 二、三进正门上悬挂的“正军职”“博士后”匾额,是今人给长辈的敬贺匾,与传统匾额相比,少了文韵,显得俗气。


↓ 2016年7月的“尼伯特”台风袭击闽清,宏琳厝毁损严重,房间倒塌了100多间。石门框上的水位线显示了当时洪水淹没的高度,距地面2.12米。

↓ 宏琳厝虽然是收费的3A景区(门票50元),但里面还有一家住户,许多房间门口还贴有面积统计表。导游说,2016年台风损毁时,古厝内尚有居民二三十户,经过这几年工作,只有这一家尚未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