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镇江(4)——北固山

标签:
镇江北固山 |
分类: 风过华东 |

北固山因山壁陡峭、地势险固而得名。登临山顶,可东眺焦山、西望金山、北观扬州,真乃“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北固山为世人关注,与许多三国故事、传说有关,并因两首辛词及“天下第一江山”名扬天下。

↓ 多景楼画梁飞檐、回廊四通,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长江三大名楼”,更因米芾题书“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而闻名。文人骚客多在此诗酒唱和,欧阳修、苏轼、米芾、辛弃疾和陆游等都曾留下许多的诗作。





↓ 这个似羊非羊的石雕的腹部镌有“狠石”二字。相传赤壁之战前,刘备来京口,与孙权在狠石旁定下了孙刘联合抗曹之盟。

↓







↓ 当年周瑜献上美人计,以东吴君主的妹妹为诱饵,拟扣押刘备讨要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促使吴国太到甘露寺相亲,结果弄假成真,让孙权、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这段故事成就了甘露寺。据说甘露寺最初是建于山下,为了让人们记住东吴定都镇江这段历史,唐代李德裕将寺庙改建于山上,并将三国时期刘孙联盟的史迹、孙刘联姻的传说及遗物迁移上山。从此,北固山便借三国的传说名扬四海。



↓ 甘露寺的历史照片


↓ 祭江亭位于甘露寺西侧面江石崖之巅。相传,孙刘联姻后,夫人孙氏随刘备去荆州,又被孙权骗归强留江东。孙刘联盟破裂,刘备彝陵兵败,孙氏听到刘备病死白帝城的消息,悲痛欲绝,在此亭设奠望西遥祭,而后投江自尽。
祭江亭石壁悬江,水色山光尽收眼底。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此处,见滚滚东去的长江之水,不禁触景生情,即兴抒怀,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流传千古的佳作。


↓ “天下第一江山”石刻。
相据说甘露寺相亲时,刘备登上北固山,望大江东去,山势雄伟,不禁赞道: “真乃第一江山也”。南北朝时,梁武帝见到北固山壮观的景色,写下了“天下第一江山”。南宋时期,镇江刺史吴据重新书写这六个字;清康熙年间,镇江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此后北固山就占据了“天下第一江山”之称。


↓
有诗云: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只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





↓ 鲁肃,东吴名臣。当年力主联刘抗曹,协助周瑜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为孙权雄踞江东奠定了基础,促成三足鼎立之势。建安二十二年病死于任上,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
鲁肃墓有多处,武昌蛇山就有一座。但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鲁肃墓在镇江的说法。鲁肃墓原在镇江东郊大学士山上,1993年镇江市为集中三国景点,移建于北固山麓,墓前石碑上书“吴横江将军鲁肃之墓”。


↓ 太史慈,东吴名将。他有勇有谋,弓马娴熟,箭法精良,辅佐孙权屡建战功,深得孙权的信任。建安十一年,太史慈在赤壁之战前病死,临死前大呼“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死乎!”终年41岁,孙权将他葬在北固山中峰。
太史慈墓前立一龟驮太史慈石刻像,石碑上面刻着7个大字“东来太史慈之墓”。


四十年前,读辛词时看注释、查资料,才了解北固山;四十年后,登了北固山,感受辛弃疾的豪迈和壮志未酬,不由得再读一遍辛弃疾的两首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因疫情影响,去焦山的渡船停开,遗憾!西津渡、金山、北固山的室内景点未能游览,遗憾!!镇江,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