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2020-09-23 06:39:09)
标签:

镇江博物馆

分类: 风过华东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20204月底,疫情后的武汉已基本恢复正常,我们在如皋也休息一个月了,决定返回武汉。按惯例,在途中找一个休息的地方,顺便玩一下,这次选择了镇江。

除了香醋,对镇江的了解并不多。查资料,主要景点是“三山一渡”,于是选择了西津渡附近的橘子精选酒店。

疫情期间出行,湖北人受到特别关注,尽管我们在去年11月疫情爆发前就离开了武汉,尽管在网上预订时已经提供了身份证信息,但人家要按规定办,除了详细盘查,还要向有关部门请示,电话都打了好几个,折腾将近一个小时,才让我们入住。

安顿好后,已是中午,博物馆就在旁边,决定下午先看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原来利用镇江英国领事馆的旧址,2004年新馆在旧址旁建成开放,建筑风格与老建筑相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镇江被开辟为通商口岸,1864年英国开始在云台山上建领事馆。1888年初,因洋巡捕殴毙华人,镇江群众焚毁了领事馆及巡捕房。1889年,清政府在重修领事馆。

领事馆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作为镇江博物馆分馆,复原了领事馆会客室、卧室等房间,另外开办“馆藏佛教文物精品展”。可惜铁门紧闭,没有开放。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酒店与博物馆相近,建筑风格相同。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没有展现地方特色的通史展览,现有四个基本陈列:“古吴神韵:镇江出土吴文化青铜器精品展”、“炉火纯青:馆藏历代陶瓷器精品展”、“银黄溢彩:馆藏古代金银器精品展”、“意匠天工: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

在博物馆没有看到详细的介绍,感觉青铜器是该馆的重点。与中原和楚地青铜器不同,江南青铜器以器体轻巧薄小、纹饰朴素简洁的清新风格著称,在形制、纹饰及合金成份、铸造工艺上有吴越青铜器的独特风格。

 

西周·青铜凤纹尊

    号称是镇江博物馆唯一一件“国宝级文物”,通体饰纹,形体硕大厚重,凤鸟纹华丽、生动,更接近中原风格,在吴国青铜器中显得比较突出,是吴国早期最华丽、精美的铜器。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春秋·青铜人面纹錞于

古代铜制乐器,形如圆筒, 上部比下部稍大,顶上钮多作虎形, 故也称“虎钮錞于”。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西周·青铜鸟盖壶

形体硕大,方枚绊带饰为江南地区所少见,其鸱鸟形盖的构思巧妙、形态逼真,轻盈欲飞的姿态减弱了器体的沉重感。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春秋·青铜带盖提梁盉

    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盉盖上有鸟状纽,盖与梁间有环链相连。提梁、槃、流和足皆分铸,然后焊接于盉体,工艺复杂。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虎子

古拙朴素、构思精巧,是同类器中年代最早的一件。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薄胎刻纹盘、薄胎刻纹匜

匜为古代盥器,宴前饭后行沃盥礼时,一人执匜浇水洗手,一人奉盘承接废水。

薄胎刻纹铜器胎薄如纸,铸造工艺技术精湛纯熟,难度极高。纹饰錾刻细如发丝,线条流畅生动。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红陶鬶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东汉·堆塑陶罐

又称魂瓶,作为沟通生与死、人间与天上的载体。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景德镇窑青白釉瓷注子温碗

按宋代的饮酒习俗,将盛满酒的注子放入温碗之中,碗内加注热水,用以温酒,然后斟入台盏或杯中饮用。

这套酒具注与碗的上下组合和整个花纹图案设计,协调完美,胎质细腻,釉色明澈温润,青素淡雅。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北宋·定窑酱釉瓷梅瓶​​

国家一级文物,宋代梅瓶主要用于贮酒。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宋·陶井神像
​    出土于镇江大市口的一口古井中,井壁下部有两个位置相对的砖砌壁龛,两尊井神即分置于两个壁龛之中,有监井司泉之责,因而称之为井神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宋·红陶泥塑童戏像

国家一级文物。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反映摔跤场面的两组到外地参展。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唐·计重银铤

共出土20件,有两件正面有“重伍拾壹两”的字样,其真实重量分别为2050克和2060克,平均每两重量为40.3克。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金凤冠

凤冠为银质,通体镀金。冠顶缀两名手持笏板的朝官及“奉天诰命”四字,表明了凤冠拥有者朝廷命妇的身份及殊荣。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清代·象牙八仙上寿手枕

又名臂搁、腕枕,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腕、方便书写的文案用具。形似剖开的竹节。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铁画《溪山烟霭》

以低碳钢为材料,依据画稿用铁片经过剪花、锻打、焊接、退火、烘漆等多道工序而制成的一种装饰画。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缂丝双喜字堂幅

缂丝织造过程极其细致,特点是正反两面的花纹和色彩完全相同,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博物馆还有一个“三月花·一世念——清代江南女性生活与艺术展”,大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及书画作品,因时间关系,只随手拍了几张。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风过镇江(1)——镇江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曾经评选过“馆藏十宝”:青铜凤纹尊,青铜鸟盖壶,青铜人面纹錞于,上虞窑青釉瓷扁壶,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瓷罐,金棺银椁,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令筒、酒令筹、酒旗、酒纛,玉雕御题金山图诗插牌,明谢廷循杏园雅集图手卷,清八大山人花鸟图手卷这十件宝贝。

我们这次只看到了其中的三件青铜器,略有遗憾。镇江博物馆号称花园式博物馆,但在藏品展示、展馆设计、展品陈列乃至展馆、展品的文字说明上都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