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新疆(2010-15)高台民居(旧文重贴)

标签:
高台民居喀什人物 |
分类: 风过西北 |

高台民居是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族民居群落,50多条幽长的小巷将几百栋老房子串连在一起,纵横交织,形同迷宫。
经过东湖边的一座高大的摩天轮,顺着一段上坡路,我们就走进了高台民居。蜿蜒曲折的小巷随意在脚下延伸,层层叠叠的“过街楼”“半街楼”“悬空楼”“楼中楼”在身边渐次展开,嬉闹的儿童、和善的老人、专心致志的手工艺人、头披面纱的妇女……,中世纪的维族风情,使我们仿佛走进了时空隧道。











高台民居的院墙大多是土墙或砖墙,各种房子没有什么区别,但房子的大门则形式多样,或豪华、或简朴,或艳丽、或淡雅,或木制、或铁打,留心观察了一下,还没有发现两扇相同的门。









手工制陶是高台民居保留下来的最著名的传统工艺,小巷深处有几个采取手工制作陶器的土陶作坊。高台土陶技艺以“琉璃陶”最富特色,其原料取材于当地特有的红胶泥。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土制陶器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销售自然大受影响,而制陶者也与时俱进,凡参观者均要收20元钱。虽然愿意掏腰包者都是摄影爱好者,但参观者众多,还要排队,仅我们在参观时,就有十多个人,算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在景德镇、婺源也有陶、瓷制作的表演,但并不收钱,由此看来远居边陲的制陶者似乎更有经济头脑。
手工制陶的作坊不大,光线昏暗,制陶在楼上,楼梯狭窄,仅容一人侧身上下。制陶者背靠墙壁,面前摆着一圈做好的坛坛罐罐,这些半成品并不是送去烧制,而是在其干燥前打碎,重新揉成陶泥,周而复始的用于表演。场地太小,又是顶光,20元换来的照片并不理想,只是一种民俗的记录。








一组高台民居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