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去了一趟希腊,回来后断断续续地记了一些流水账,发在一个旅游论坛里。现在这个论坛经常出一些小问题,敝帚自珍,将这些游记搬到这里,算是做个备份。

2010年有个出访的机会,在众多地方中,我选择了希腊。希腊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说熟悉,我们似乎了解希腊的许多:神话、哲学、戏剧、数学符号、奥林匹克、橄榄、建筑、爱琴海……,“言必称希腊”这句话虽然略带贬义,但也说明希腊影响巨大;说陌生,是尽管国人走出国门的机会多了,但首选大都是欧美,到希腊的相对少了许多。所以,我想去走进这个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文明古国。
地球另一端的火山灰给我们的希腊之行产生了不大不小的麻烦。按计划,我应在4月19日到北京集中,4月20日出发。但杂事缠身,我只能在19日晚上乘车赴京。先期到北京的同伴告知,受冰岛火山灰的影响,估计20日很难出发,若来了,要做好困守北京的准备。我想就是一时走不了,也要赶到北京去,一来以防万一,二来也可休息一下。
哪知20日早上,我赶到集合的宾馆,刚吃完早饭,就传来今天可以走的通知,于是行李还没有打开就匆匆赶往机场。同伴说我是福人,带来了好运。
乘汉莎航空公司飞机,北京时间中午1:20起飞,在当地时间下午6:00抵达慕尼黑。按原计划,我们在这里等一个多小时,转机去我们的目的地——希腊第二大城市萨洛尼卡。
因冰岛火山灰的影响,平时繁忙的慕尼黑机场,此时空荡荡的,只有我们一架飞机落地——同伴戏言:一群不怕死的中国人勇闯慕尼黑。此时,所有的出港航班均已取消,停机坪上停满了各种各样的飞机。我们原定由慕尼黑转机的行程只有取消,只有寻找其他的办法前往目的地。烦人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因为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宝马公司正在搞一个大型的展览会,加之许多航班取消,滞留了大量中转的旅客,慕尼黑的饭店爆满,我们只能到2小时车程外的一个小城去住宿。领取行李,办完出关手续,离开机场,也离开了没有细看的慕尼黑。德国的高速公路发达,路况极好,汽车据说不限速,只见一些小车开得飞快,欧洲人讲实际,大多是两厢车。一路上,没有看到高楼大厦,只见大片的草地、树林,德式的乡村木屋笼罩在夕阳中,煞是好看。约9点,到中式餐馆聚宝楼吃饭。
从19日晚上火车到此时,共用了30个小时。
我们乘坐的汉莎航空公司的飞机

走进欧盟

机场张贴的、疑似“红色追捕令”

简陋的出关口

行李领取处显示屏上,仅有3架到港的飞机

平时繁忙的行李提取处此时空空荡

这些行李不知为何在此排队

慕尼黑是宝马的所在地,其广告气势不凡

不知是何设备,估计与医疗、救助相关


色彩鲜艳的冰箱——实体广告

在机场迎接客人的小朋友,难忘这双灰色的眼睛

还是不知是什么设备

普通的士也是奔驰

等待我们的大巴

晚餐的地方

欧洲的客房小的可怜,两张不宽的单人床拼在一起

电视机和国内不能相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