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阿联一点耐心 要看日出必须守到拂晓

(2008-11-10 09:34:51)
标签:

易建联

耐心

nba

杂谈

易建联对步行者10投1中,3分球2投0中,虽抓到全队最高的11个篮板,但2分的微得还是很刺目。少有人说他浪投,可如此低的命中率,跳投一招鲜不能吃遍天的议论还是非常多,更有不少易黑说他被打回原形。那么,请问原形是什么?是一个只会跳投其他什么都不会的大个子?

按照我的观察,易建联的“原形”就是能跑能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比较出色,善于抢板。身体有些单薄,力量不足,这让他难以有效在内线强攻。

有这样的“原形”其实已属难得,这也是他去年高位入选NBA的本质所在,而且从新赛季前面几场的比赛来看,易建联还在往上走。只要给阿联一点耐心——无论球迷还是篮网抑或是他本人,他未必还大家一个惊喜,至少会交出很像样的成绩。要看日出的人,就必须守到拂晓。法国大哲蒙田说过,“我有两个忠实的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就是我的双手。”这话就要是送给易建联,不妨稍作修改如下,“你有两个忠实的助手,一个是你的耐心,另一个就是你的身体。”

新赛季前5场,篮网打成2胜3负,尤其是能够轰倒东部强权活塞,实属不易。以卡特状态的强势,哈里斯的爆发,整个球队上下饱满的斗志,强烈的求胜欲,以及全队的勤力,篮网这个赛季有希望,即便不能够杀入季后赛,但也绝不会像很多人预测的呈自由落体式下坠。之于易建联,他现在的表现是差强人意,5场比赛下来,他场均拿到9.2分7.8个篮板,得分排篮网第三,次于卡特和哈里斯,篮板列第二,不如中锋布恩。这样的表现,说“三巨头”肯定有些过,易建联目前很难和卡特、哈里斯并列,但已经足够是一支球队重要角色球员的发挥。

不错,很多人说易建联现在力量不足,很难在内线强打,没有很好的篮下控球技术。但这些都不是大的障碍,力量现在确实是阿联一个上行的瓶颈,但不是“天花板”。“天花板”意味着你无路可走,已经触顶,但瓶颈不然,透过努力和爆发,可以击破。易建联击破这个瓶颈要靠耐心,一是坚持不懈地练力量,阿联深知自己的弱项,所以这方面没有丝毫放松,从训练营开始就苦练力量,新赛季后,战火炽烈,也见缝插针,经常在训练后练一下力量。其次,就是对自己有耐心和信心,不仅训练中和自己的队友大个子对着干,比赛中也要尝试着多在篮下强打。这方面,阿联同样是这样做的,训练中狂练跳投和3分,内线单打也必不可缺。看过易建联前几场比赛的球迷都可以清楚地发现,比起菜鸟赛季,阿联现在明显增加了内线强打的次数,这从首场打奇才就明显察觉,而且与前一个赛季老放空炮相比,他现在的强打成功率进步许多。可以看出阿联力量的提高以及由此滋生的信心。

但力量这个东西,不是速成品,需要日积月累。对于NBA这样的职业球员来说,练力量最好的时间是休季,可以成系统大运动量,有训练师精心指导,不用顾忌旅行和比赛。易建联因为今年夏天进入“奥运时间”,很难有系统的力量训练,不会有最佳的效果,但他这一块一直没有放松,“勤能补拙”。而且,从经验上判断,力量训练要想有明显的效果,第一个时间段是三至六个月,这个阿联想必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上赛季他也是在这个时间才见强打。可这个是针对他自己的提高,同NBA那些肌肉棒子、有着很强力量基础的球员相比,依然不在一个量级。阿联要想同一些有力量的大个子初步抗衡,有所斩获,第二个时间段大致是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此前的上下求索,苦苦努力甚至是挣扎,就要考较阿联的耐心。

以易建联如今在场上的表现看,跳投比上季更加准,而且射程延长到3分线外,至今3分球9投4中,命中率是44.4%,名列球队第一。与此同时,易建联增加许多内线的单打,可以看出他的自信在增强,按照正常趋势,随着内线技术的熟稔和力量增强,易建联单打成功率还会有所提高。直至有一天,顿觉自己突然上了一个台阶,豁然开朗。

易建联现在是发挥不稳,首场打奇才11投7中,让人感觉像是全明星,第二场就4投0中,上一场10投1中,命中率大起大落。可对于目前主要靠跳投吃饭的阿联来说,这也是必遭的一关,NBA再好的球员如果只靠跳投,都很难每个晚上都保持很高的命中率,可阿联一方面需要竭力控制自己的状态,不让自己的命中率太低,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在篮下讨生活,能用强就用强,不能用强就用巧,空切篮下,打时间差,避免正面作战,新赛季前几场就做得不错。

新赛季开局下来,易建联整体打得不错,尽管大胆地往前走。他的跳投更准,抢板更有效,只凭这两点就完全可以在NBA立足,如果能够在内线再有大的提高,远大前程,指日可待。

 

 

同时关注:别再糟蹋诺维茨基,他不是阿联的模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