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行业重组以后,国内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场竞争格局,虽然目前各家运营商的实力还不能相提并论,但第一步的迈出让人可以期待未来加强的市场竞争下,最终受益的将是最终消费者。投资角度看,未来新电信和新联通将在市场中占据怎样份额和地位颇令人关注,因此,国外的市场竞争历史可能对国内的未来格局提供参考和借鉴。这里先了解一下日本的移动运营业,截至2007年1季度末,日本移动通信渗透率为75.7%,共有9600多万手机用户,详见下图:

日本目前主要有三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分别为NTT
Docomo、KDDI、软银通信(从沃达丰收购)。NTT
Docomo是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一直以来,用户数市场份额占据整个日本的50%以上(最新一期降到50%以下)。由于2G时代采用了封闭的技术PDC,Docomo从2001年率先提供WCDMA服务,是全球最早提供3G服务的运营商,也是部署最成功、最早实现赢利的运营商。目前该公司运营两个网络Mova(PDC网络)和Foma(WCDMA网络),其移动网络接入品牌为i-mode。Docomo的网络建设以率先实现全覆盖为目标,至2004年,网络已覆盖整个日本(亏得地方小),率先全覆盖后,用户数实现暴发性增长。至2007年底,总计有5315万用户,其中3G用户占79.2%,为4208万。

KDDI目前占据第二,KDDI是日本唯一一个全业务运营商,经营固定和移动网络。移动网络的两个品牌为TU-KA(PDC网络,将于2008年3月停止,全部转入au)和au(CDMA
1X
EV-DO网络)其移动数据品牌为EZweb,KDDI公司2002年开始经营CDMA
1X网络(此前为2G网络cdmaOne),并逐步升级为CDMA
1X EV-DO Rev.0(“WIN”)乃至CDMA 1X
Rev.A,其网络用户发展情况如下图:

2006年10月,软银集团购买Vodafone
K.K.网络(WCDMA),成为三大运营商之一,软银收购沃达丰网络后发展很快,在新增移动用户中占有比例不断提高,2007年底约占新增移动用户的50%。

另外,新加入者 EMOBILE
Ltd,2007年3月开始提供数据服务。
日本各运营商的竞争比较激烈,最大的运营商Docomo不断面临另外两家竞争对手的挑战,其整体市场份额由2003年的58.1%降低到2007年1季度末的54.4%,2007年底,更降低为52.9%(最新数据2008年底跌至49.7%),退步速度加快,显示在带号转网政策下,既有的最大运营商正不断受到后来者的威胁。


运营商3G用户数对比:

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各运营商数据对比:
2006年10月24日,日本开始执行MNP政策。带号转网政策(MNP:Mobile
Numbers
Portability)对日本运营商竞争格局造成了很大影响。
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是电信资费的下降,对于最终消费者是有利的,对于运营商来讲,长期看,即时计入数据业务的增加,由于MOU的不断下降(日本人貌似不太喜欢打电话,相对中国低好多),资费的不断降低,整体ARPU值也处于下降趋势(这个相对中国高多了):


下图为各运营商的离网率,数据距离MNP实行时间不长,对整体竞争格局的影响不太明显。
日本的运营商格局与中国电信行业重组后的格局颇为相似,因此,其竞争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研究国内电信行业运营前景的启示,两个国家在移动运营方面相似之处主要在于:
1、竞争格局类似,都有3家运营商运营移动网络,其中有一家处于主导地位,日本是NTT
DoCoMo,中国是中国移动;Docomo
2001年市场份额为59.2%(2002年为59.1%),中移动目前用户数占国内约70%;
2、发展3G节奏类似,NTT
Docomo在2001年在所有运营商中率先推出3G服务,占领先机,国内中移动的TD运营相对另外两家运营商也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另外,也存在不同之处,首先,中移动在中国的相对优势比Docomo在日本要大,主要体现在绝对市场份额更多,另外,高端用户主要集中于中国移动。目前中国移动的ARPU值保持在80左右,而中国联通的G网只有不到50,而电信即将运营的C网也只刚刚超过50,体现出用户层次上中移动牢牢把握高端用户,而对比日本三家运营商数据,各家在3G运营初期ARPU值相差不大,相对来说,中国的竞争格局更有利于中国移动保持竞争优势;其次,日本各大运营商建设3G初期,各标准都处于商用化初期,差别不大。而目前中移动建设的TD网络在整体的成熟度方面落后于WCDMA和C2K,这为竞争的前景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虽然背景有所不同,但日本的历史还是能提供给我们一些启示。
1、主流运营商的领导地位不会很快失去,NTT
Docomo的份额虽然逐年下降,但仍常年保持在50%以上,用户的黏着性还是比较高的,其退步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增用户方面无法保持过去的强势,这点应给中移动一定启示,同时也是联通和电信的机会;
2、监管政策对竞争格局有较大影响。最大影响的政策将是MNP政策,日本的MNP执行之后,KDDI从Docomo手里抢到了一定的用户资源,竞争格局的变化明显加快。
但是,从目前形势看,国内带号转网的时间应该不会来的太快,虽然电信重组三部委通告中明确非对称监管,给予了新联通和新电信更好的机会,但前期应主要体现在网间漫游等方面,对于承担了一定的风险的移动而言,近期不会受到明显的政策冲击,况且,这也体现了通告中说的对自主创新技术的支持。
3、3G用户在覆盖率达到较高水平后暴发性增长。日本发展3G初期,3G用户发展比较缓慢,以Docomo为例,直到网络已经覆盖99%人口后,FOMA用户才在2005年和2006年实现暴发性增长。当然,这其中的因素也应该包括移动应用的更加丰富和技术进步导致的数据传输速率增长。
对我国而言,由于起步较晚,技术上将从3.5G开始,也就是HSDPA或EV-DO,因此,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3G的推广速度,另一方面,给予运营商的启示在于,应快速实现较高覆盖率,逐步提升覆盖质量,以增加3G用户的数量,进而保持一定的ARPU值。
4、新联通和新电信的机会。近期KDDI和软银通信的强势表明,弱势运营商的机会仍然存在。我国的移动渗透率比日本更低,潜力更大,变数更多,因此,追近中移动的机会将会很大,关键在于运营和管理移动通信的整体水平。
后续有机会将更深层度的研究日本和其他国家的运营商情况,以对中国移动运营业的投资提供借鉴。
注:上述主要以2007年3月数据为基础。
附:日本频谱利用情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