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某晚,我加完班,回到家,往沙发上一躺,看看乐子,这家伙一脸的严肃,专注地在玩他的“屠龙剑”。我摸摸他的头,说:“乐乐,怎么不跟妈妈打招呼?”
乐姥说:“晚上出去玩的时候,他跟昆昆打架了。”
昆昆?是乐乐的好朋友,比乐乐大两三个月,跟乐乐一样,一向是个不爱动手的小男孩。乐子平时也不打架的。奇怪,这两个伢凑到一起,咋打得起来?
我就问了:“为什么呀?”
乐姥没有作声,乐乐白了我一眼,也不作声。
我再度发问:“你跟昆是好朋友呗,怎么闹得打架了?”
乐子摇头。
我很想知道,缠着他问。
乐姥正开口说了两句:“今天乐乐跟昆一起玩瓶子装果子的游戏,……”
话音未落,乐乐一下子冲上去,捂住乐姥的嘴,大叫:“不许说!”
然后,他回过头看着我,一字一顿地:
——“妈妈,这是我的隐私,我不想告诉你!”
我吃了一惊。“隐私”?这个词从乐子的口里蹦出来,还真让我没想到。五岁两个月,他开始有了连妈妈都不想告诉的隐私了?
乐子又转头跟乐姥说:“姥姥,不准告诉妈妈!”在乐姥点头后,他还不放心,一定要跟乐姥勾小手指才算。
晚上讲完故事后,熄灯睡觉。乐子在黑暗中幽幽地说:“妈妈,我还有点生昆昆的气。”
我安慰他:“好朋友之间,别生那么大的气了。明天早上醒了,就忘掉不开心的事情了。你们仍然是好朋友啊。”
事后我了解到,原来昆和乐一起往瓶子里装果子,装着装着,昆就把乐子瓶子里的果子都倒了,乐一看,急得大哭,于是就挥起了小拳头,两个小家伙互殴……各有抓伤……
长这么大,乐子一向是规矩的,甚至是儒雅的;在幼儿园,他永远是最听老师话、最让老师省心的。看起来,昆倒了他的果子,真让他生气了。
过了几天,我和乐乐在院子里碰见昆,乐乐高兴地冲过去抱住昆!
……孩子不记仇
不过,昆拒绝了他,一转身,躲在大人后面,就是不肯出来。
乐乐愣了一下,又去牵他,当又一次被拒绝时,乐子跑开了。
我和昆的奶奶相视,无奈一笑。
远处,传来乐乐跟另外一帮小朋友在一起疯闹的笑声。他们在吹泡泡玩。
好吧。回到“隐私”的话题上来。其实,之前,我已经感觉到,乐子心里已慢慢有了“隐私”的概念了。比如,带他在外面玩,他突然要尿尿了,憋得再难受,他也不肯就地解决,哪怕周围的花花草草其实根本很需要他的这点“营养”,他也一定要找到厕所才行,所以,有的时候,在外面玩得好好的,为了迁就他,我们甚至直接就回家来了;再比如,晚上的时候,给他换衣服,只要脱得剩下小赤膊了,他会马上双手把自己抱得紧紧的,到穿上衣服后,他才会放下双手。
那么,这回发生的打架事件,为什么又会成为乐乐不肯对乐妈说的“隐私”呢?难道他认为这是他们这些小小“男子汉”的事情,不屑于让妈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