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子生病了,把他抱去打针。
做了皮试之后,我们坐在那里玩。有一个小男孩也跟乐子同时做了皮试,在那里等着,跟他一起来的是一个看上去热情洋溢的、皮肤黝黑、体态丰满的中年女人。
中年女人和小男孩坐在一起。只听见她在不停地指责小男孩:“谁叫你不洗手,病了吧”“吃馄饨吃咸了吧,以后还吃不吃?”她一直絮絮叨叨,就是把这两句话反反复复、颠过来倒过去地讲。
我注意地看了看小男孩。
他大概八九岁的样子,皮肤很白,只是脸上长满了雀斑。很瘦,很瘦。大家都穿一件长袖的季节,他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毛衣,脏脏的。任那女人怎么抱怨,他始终不作声,只是低着头,顺着眼。
我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们两人的差别太大了。我想,这肯定不是母子。可能,是亲戚。
看完皮试之后,乐子和那个小男孩都要打针。这时,那个女人跟小男孩说:“我先去有点事啊,你打针时勇敢一点。”
那个男孩点了一下头,并没有看她一眼。
乐子的针打上了,自然费了不少折腾,眼泪流了不少。那个小男孩由另外一个护士扎针,一点声音没有。我赶紧跟乐子说:“乐子,你看那个哥哥,多勇敢!他都没有哭!”乐子翘着头去瞄他。只见男孩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说:“不疼!”
护士把男孩的针扎好了后,就给他准备贴胶布。这时,小男孩叫起来了:“好疼!”
扎针的时候没疼,扎完了倒疼了?我一看他的手,天!打针的地方肿起了一个包!原来针打漏了!
这种情况下,护士应该赶快把针拔掉,重新再扎。但她不想这么做,她试着把针头在肉皮子里面翻转了一下,孩子痛得大叫:“好痛好痛!”
护士不死心,又把针头往旁边别了一下,孩子泪如雨下,大叫:“痛啊痛啊!”
护士还蹲在那里不屈不挠,而孩子痛得大哭。
我看不过去了,说:“护士,你给他拔出来换个地方再扎,你看,他手上都肿了一个包!肯定打不成的!”
护士终于放弃了,拔出了针头。
乐子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我看得心酸,心想:如果孩子的妈妈在这里,断然不会让孩子受这么大苦,她可以叮嘱一下护士,或者把孩子抱着安慰一下也好啊。
护士又给他扎了第二次。这一回,他远没有第一次老实,又踢又推,死活不肯让刚才那个护士打。几个人按着,后来我也跑上去,协助医生做他的思想工作,他方才安静下来。还好,这一回,一次就扎好了。
他的眼泪还没干,我给他送了一点纸过去,给他擦了一下。
这时,我才知道,刚才那个女人确实不是他的妈妈,是福利院的工作人员。
也就是说,这个孩子是个孤儿。
我又问他:“你想不想喝水?”他摇头。
我还是帮他倒了一杯水,放在离他很近的一张椅子上。
过了一会儿,他把那杯水一口气喝光了。
针快打完的时候,那个中年女人来了。
奇怪,她来了之后,并没有其它的话说,她依然重复刚才那几句,什么不洗手就会得病之类的话。
小男孩把杯子拿了起来,然后嘴巴咕哝了一句,大概说要喝水的意思。中年女人说:“马上就要打完了,还喝什么水。忍着!”马上,她又说:“吃馄饨吃咸了吧,还你以后还吃不吃!”
我没有明白其中的逻辑。
男孩也没有再做要求。依旧低眉顺眼地坐着。还是不做声。
大概十分钟之后,乐子的针先打完了。我们就先走了。
乐姥给我讲了一件事情。前天,她从福利院大门口经过(福利院离我们家没多远),看见一个老太太把自己的孙子,很小的一个小毛毛,应该不满一岁,送到福利院去。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正准备把娃娃抱进去,老太太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扯着不让走,说:“让我再看看我的孙孙啊!”
听得我心里一扯一扯的,痛。
我又想起那个小男孩,他在哭叫:“痛啊痛啊!”
那个被送至福利院的小毛毛不懂事。她会不会痛?
为什么,生了孩子却不养?
难道就听凭孩子像野草一样,受尽风吹雨打?
那么,你们会不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会想到自己的孩子?
会不会在梦里听到自己的孩子在哭喊:“好痛好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