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谈谈北美华人的心态和状态
(2010-04-06 03:56: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万花筒(转载文章) |
-------------------------------
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我在其他论坛也看到过。我个人觉得北美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分很多阶段,不同层次。大部分适应能力强的人生活的不错,少部分适应能力差的人生活得不好。这个道理与外地人移民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生活心态和状态一样。
对于移民来说,一般5年是一个转折阶段。不到5年的心态和超过5年的心态会有明显的不同。以前我刚来的时候,很多朋友都告诉过我这个变化,而我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种说法的正确性。
总
的来说,北美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关系密切。大部分超过5年的华侨工作都趋于稳定,因此都开始过上生活安定,家庭幸福满足的生活。我想也与他们逐
渐适应了这里的文化风俗以及生活节奏有关,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子的,适应起来更快。因为孩子在这个环境中的成长和接受这边的教育,会使家里的大人重新审视自
己固有的思想,教育方法包括审美观。
与目前中国家庭相比,这里的家庭更加稳定,因为没有了浮躁攀比,移民的生存问题使家庭更加团结。而不到5年的新移民
的心态与目前国内的中国人是一样的。不管有钱的还是没钱的,因为语言环境的不适应,生活方式的不习惯都感觉不快乐的多。所以抱怨也很多。因此出现婚姻问题
的也多。
关于中国人形容的北美人华人的“三气”,我没出国前就知道。所以过来以后,我还真的观察过,然后想看看这种情况是否会在自己身上发生。虽
然在我自己身上没有发生什么两眼无神目光呆滞的变化,但是穿着和花钱上我确实发生了变化,我现在也不太能接受国内的那种穿戴风格了,我基本上也是这种国内
人嘴里的土打扮,很简单很随意。我想这是因为审美观变化和生活状态和心态不同造成的。而花钱上的变化来源于,这里的人都不喜欢攀比,所以也没有了花钱的刺
激。可以说,我在穿上花钱小气了,而本来我就是个抠门的人,但是在旅游和培养孩子上花钱大方了。因为这也是这里的文化之一。比如我女儿的同学,没有什么人
讲吃穿,可是一聊天才发现人家孩子从小到大,去过很多国家旅游了,拥有很多知识。相比之下,我家孩子似乎就是读书了。所以我也开始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了,从
我们开始拿到加拿大国籍开始,只要有假期,我都带她出去旅游,因为没有签证的问题很方便。以前用中国护照的时候,很不方便,所以也就懒得动了。
关
于穿的问题,我老公就经常这样说我和孩子穿得很土。每次来看我们,生怕我们变得“土得掉渣”总是给我们买一些国内女性认为很“洋气”的服装鞋帽。令我们哭
笑不得。其实中国人眼里的洋气,在北美人眼里也是土气。这从teenage
的言行就可以看出来了,因为他们才是走在时尚前沿的,但是他们和20多岁开始走向社会的人不同的是,他们依然处在童言无忌的年龄。
我女儿刚过来的时候还穿我们从中国带来的衣服,要说我们当时给她买的衣服,也是在中国的审美观中很洋气的了。但是她 过来大概1年以后,说什么都不再穿他爸爸给她从中国带过来的漂亮衣服。她说同学笑话她是fobby。我当时不懂,问她什么意思?她说fobby 就是fresh off the boat的意思,就是中国人常笑话的土老冒儿,这里指刚从船上下来的新移民,要多土有多土。我这才意识到,这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因此我立刻带她去到这里的 商店,买那些我曾经嘲笑很土的衣服给孩子穿。孩子一下就找到了认同感。
当我去上商学院的时候,特别是我上了一学期以后,我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我突然发现北美人那种穿着随意的打扮更显 得自然充满活力。相反在校园里那些中国,韩国的学生们打扮的却显得与这个国家的文化格格不入了。我开始放弃了我固有的审美,我去逛商店,去体会这里的服装 趋势,慢慢的我发现其实这里的衣服有这里衣服的美。我们以前说的那种土气不过是这里人追求的简洁,不像亚洲人追求的那么花哨繁琐,或者亚洲人称的精致吧。 而且我还发现,这里的人的打扮几乎没有明显的年龄感。不像中国人强调的所谓什么年龄要穿什么样的衣服。这里人很少在乎别人对自己打扮的评价。我想这也是他 们不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文化教育造成的。所以很多中国移民发现了这个情况以后,不是换成了适应这里的打扮,而是继续穿他们出国的时候从中国带的衣服,有些衣 服在中国甚至都穿了很多年了。有时候问他们,你们怎么还穿这样的衣服,人家说了,这个国家谁在乎你穿什么。但是如果有人从中国过来,看到这样的中国移民, 居然还穿着10年前中国流行的衣服,就会觉得很土了。其实在加拿大也没有人多少人穿那样的衣服,可是很多中国移民就是这样穿的。因为他们出国的时候,带了 很多的衣服,有些都是新的还没穿过,当然如果在国内早就过时没人穿了,可是因为这里没人在乎,所以这些移民照样穿。我现在上街还能看到很多中国移民穿着上 世纪80年代流行的羽绒服。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时尚流行的时间差。比如ugg的流行。ugg 在北美已经流行很多年了,因为北美冬天很冷,这种鞋很适合这里的气候。我记得刚开始在加拿大流行的时候,我老公说北美的鞋真难看,很蠢很土。结果没想到去 年在中国开始流行了起来。我老公也不觉得这种鞋难看了。还给我买了一双。这也是审美观的改变一个例子吧。
我还发现,那种“土气”不全是服装造成的,更重要的是精神面貌造成的。一件白色体恤加一个牛仔裤,为什么老外穿就很 神气,而一些中国人穿就显得邋遢?要说经济条件,能够移民或者留学的中国人,恐怕家里的条件都不比这些老外差。可是为什么就是显得不精神呢?我通过上学和 外国同学以及中国同学共同学习这3年,我发现了一个本质问题就是自信程度。在国外的中国人不论家里多有钱,都缺乏自信。因为中国人和外国人追求的自信资本 不太一样。
可能你也是在国外的吧,为什么你看到的国内的某些人朝气蓬勃?为什么你看到似乎中国的旅游者,到哪里都那么“自信” 的大声说话,个个神气活现,到处抢购名牌?因为能够出国旅游的中国人,本身就拥有在中国自信的资本了。他们认为在中国有钱就可以自信就是大爷,所以他们也 以为在国外也是认同有钱就自信的观点。难道北美有钱人不多?你能看到好莱坞明星成群结队去巴黎抢购lv的神气活现的场面吗?难道好莱坞的明星不如这些中国 人有钱?这种神气活现的背后说明了什么?真的是中国人现在拥有了理直气壮的自信了吗?
如果你让这些人移民到北美,也可能不出一年,你就看不到他们那种朝气蓬勃和神气活现的样子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北 美失去了他们在中国能够带来自信的东西。中国人喜欢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而北美人根本没人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去羡慕你关注你。北美人都很重视自我,都把 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对于喜欢攀比显摆的人,他们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who cares. 如果你用以支撑自信的东西别人都不在乎,在这个社会根本没用,你还有什么自信的来源呢?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同学是东北一个大款的儿子。他刚一来就住在高档公寓,买了最顶级的宝马嘴里还嚷着便宜。刚入学的 时候他很朝气蓬勃神气活现出现在校园,用现在的说法叫很拉风。要在中国一定会有很多年轻人注意到他。可是这里没人注意这样的人。他很想提高自己的英语,很 想和当地人交朋友,可是他学习并不好,因此除了一些羡慕他阔气的中国小留学生喜欢围着他,其他老外根本不羡慕他,老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只喜欢和学习好的 同学在一起。当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有人说他家很有钱,他有辆好车的时候,老外也会挣大眼睛说:“哇,你是富人。”但是也就没有下文了。没有人会因为羡慕 他有钱,想要和他做朋友。老外都知道中国小留学生的这些物质很少是靠自己打工挣来的,都是用父母的钱。而这是加拿大教育中被孩子们看成是很不齿的事情。因 为这里的孩子从14岁开始由学校就教育要独立,要靠自己去挣自己想要的一切。所以在加拿大不管家里多有钱的孩子,从16岁法律允许打工开始,都去想方设法 找工作。这里的年轻人对同龄人开什么车,穿什么名牌不羡慕。但是对你是否能够找到工作,特别羡慕。一个在16岁能够找到工作的孩子,比一个靠家里有钱的孩 子在北美社会孩子群体中吃得开。所以我这个同学上了两年学除了在一群中国留学生中混,没有交到一个当地朋友。在班上也失去了刚上学时的那种神气活现了。每 天自己缩在教室的一角,不敢和人说话,生怕老师提问他。这样的心态,你让他如何朝气蓬勃的起来?这个过程,与很多在国内曾经辉煌,过来以后发现根本无人注 意的新移民心态一样。因为自信一定是来自别人的关注,失去了被关注,就会失去自信。而中国人所关注的和北美人所关注的东西不同。时间长了,中国人虽然生活 在人家国家,可是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就有失落感和挫败感,造成失去自信的外观。如果特别在乎这些的人,就会开始抱怨,或者开始想要回国找自信 去了。因为在这里即使他们穿的不土,但是给人感觉精神状态也是很压抑的。
北美是一个强调重视自我的社会,所以他们才能做到很轻松毫不吝惜的赞美别人。因为他们清楚赞美别人并不妨碍重视自 己。自己和别人无关。而中国人的观念就是赞美别人就是贬低自己,自己和别人永远是有关的。中国人总是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靠挑别人毛病来证明自己的完美, 而很少考虑自己是不是本身真的就完美了。所以中国人很少能够轻松的赞美别人。每个人都喜欢从别人身上挑到他认为的不足,然后个个都立刻觉得自己很好,很善 良,人品优秀。比如很多自己不好看的女人,很喜欢靠挑别人容貌上的不足来提高自己的自信,似乎发现别人容貌的不完美,自己就立刻漂亮了起来一样。因此在这 样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女人们觉得自己美的无以伦比,男人们觉得自己帅的惊天动地。个个充满了无敌的自信,如果兜里再有几个钱,那就更了不得了,这个地球都 不能承载他们的完美了。这样的心态当然使他们看上去一幅朝气蓬勃自信满满的样子,所以才会出现芙蓉,罗玉凤这样的极端代表。而中国人这种思维方式来到北美 应用不上了,因为人种不同,语言也不通,他们无法靠贬低别人来提高自己的自信,那可不就剩下自己郁闷了呗,你说你长得漂亮,你比不过好莱坞明星。你说你有 钱,你比不过比尔盖茨,来到人家国家生活,买个东西连话都不会说,一个整天处在这种郁闷心情下的人能够有什么好的精神面貌呢?你去看看在北美真正靠自己努 力成功的华人,有几个不是精神抖擞,神采飞扬的?
关于中国来的旅游者,我和他们一起旅游过,凡是有中国国内游客的地方总是能够听到我们中国同胞嘴里不停的用今天发展 快速的中国和所旅游的已经发展基本完善的国家比,很是不满,然后感慨还是中国好,中国最强大。而我曾经也跟过当地人组的团旅游同一个地方(都是陪家里来的 人),大部分都是欧洲过来的旅游者,我想也不是穷人吧?人家总是感叹所旅游国的优点,个个很是高兴的样子。我想一个心中总是能够最快地找到别人不好的心 态,靠贬低别人来提高的自信是真的吗?一个真正自信的民族,用这样的方法来显示自己的优越吗?
至于是不是所有北美华人都是目光呆滞的,这如同是不是所有中国人都神气活现朝气蓬勃一样道理。一个内心充满快乐的积 极努力的人,不管他在那里都会朝气蓬勃。一个心中充满不快乐的看什么都首先看到消极面的人,不管什么人,都会目光呆滞。我觉得心态是决定一个人精神面貌的 根本。我在马路上经常能够看到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的华人,可是我周围的朋友却没有这样的,他们都在这个国家生活得很好,而都是高高兴兴的谈论自己的工作,假 期旅游计划等等。
至于花钱小气的问题,我想还是与这里的文化有关。这里没有请客吃饭的文化。其实北美人要说小气并不小气,比如圣诞期 间,很多家庭都会买很多东西捐助给贫困家庭。不论你去哪个大商场门口,那个时期的捐物箱都是堆积如山的,全是没有拆包的崭新的玩具和食物,根本没有姓名。 但是在北美确实很少有人会主动请你吃饭,给你送贵重礼物。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大家聚会都是aa制,而且很少有人喜欢请别人到家里做客。这里人喜欢的聚 会场所就是酒吧或者咖啡厅,要不就是商场里的food court.所以移民时间长的华人也自然会养成这样的生活习惯。所以我想中国人说的从国外回来的人花钱小气,可能就是不喜欢聚会的时候他不请客的样子。因 为他们更喜欢aa制。现在是不是中国人的一些同学聚会朋友聚会什么也开始aa了?还是依然是一个人掏钱?反正这里,如果有人要请你吃饭,他会告诉你这顿饭 是他出钱,如果他不说请你,只是问你要不要一起吃饭去,那就是aa,即使是男女朋友。
我在这里呆了快10年了,可能我的感觉没有代表性。以上观点都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体会的。我总认为心态和思想决定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说实话我每次和一些国内过来旅游的人一起旅游,那种好像我们这些移民都是在国内活不下去的土老冒似的的态度很令我不 舒服。其实那些手拎lv,穿着名牌高跟鞋,满身花里胡哨的女人和穿着名牌西装皮鞋旅游的男人,我就从心里觉得他们很土。稍微见过世面的,谁打扮成这样旅 游?然后在车上不断地说加拿大不如中国什么的。我觉得很没有教养。去中国的美国人,欧洲人,哪个不当着中国人夸中国好?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就一定要当着加拿 大人说人家国家不好呢?不好你还想方设法花钱过来干什么?反正我对国内出来旅游的那些神气活现的人印象不好。那种神气活现与那种邋遢无神本质一样。都是缺 乏自信的两种极端表现,过分自恋和过分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