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logo.cn/mmbiz/zh9KoOSXLQNMUfj400vnpt7lLUn71vVSNrxUSqF9NnJqpvOIVicC8sOALw9MloFpBZTa95Jibh6ibkFJeamn8ibdGw/0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 山东琅哪人。出身东晋名门望族,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人称王右军。幼时拙于言语, 及长善辩, 聪慧过人。书法得卫夫人、钟路真传, 诸体皆擅, 后人尊之为“
书圣” 。
https://mmbiz.qlogo.cn/mmbiz/zh9KoOSXLQNMUfj400vnpt7lLUn71vVSZo62ib2qRWtjanKI0xeAByaHwkkgkUnNHamwGwXzHOp2fyyuK41DkyQ/0
《兰亭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精华, 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为显赫的书法珍品, 有“
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 千百年来, 其权威性和艺术价值受人仰景。透过潇洒奇濡的笔法、变化无极的字法和旷朗无尘的章法因素, 我们可以从《兰亭序》中看出一个不争的事实: 《兰亭序》与酒关系非常大。
https://mmbiz.qlogo.cn/mmbiz/zh9KoOSXLQNMUfj400vnpt7lLUn71vVSXbkFvtRuOB7L1rOX96KoibLPOibJ6ibibtqjqOarvPyekS9Qwa2F3Azpyw/0
第一, 《兰亭序》的创作动机缘由一次野外饮酒游戏—
曲水流觞。公元353年三月初三, 即“永和九年暮春之初” ,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 人在浙江绍兴兰亭行“
修楔之礼”。时“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 同道相聚, 自然快乐。他们在一条“
清流激湍”的河水中所引出一道弯弯曲曲的小溪上,41 人分坐两旁。溪水上游放着盛满酒的觞, 循流而下, 停在某人面前, 某人就要即兴赋诗一首, 诗不成, 则罚酒三觥。据载, 这天参加流觞的人中, 王羲之、谢安等十一人分别作诗二首, 王丰之、都昙等十五人分别作诗一首, 共三十七首。所作之诗现可见于丁福葆辑《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亦可见于柳公权行书《兰亭诗》。兴尽之余, 他们欲将诗成集, 并推德高望重的王羲之来写序。王羲之坐青山绿水间, 仰观宇宙, 俯察万物, 极视听之娱, 想世殊事异, 人之死生, 不禁感慨万千, 便乘着酒兴, 拿着鼠须笔, 在蚕茧纸上尽吐胸中优乐, 凡三百二十四字一气呵成。这就是日后影响中国书法千余汪历史格局的著名行书文稿《兰亭诗集序》, 或曰《兰亭序》。
第二, 《兰亭序》优美神奇的文字书写是王羲之酒后的妙手偶得。观《兰亭序》, 用笔中侧互用, 藏露兼使, 真乃笔随意转。结字欹正平衡, 穷极字法之变化, 二十个“
之” 字无一雷同, 却没有故意经营之痕迹。章法参差错落, 和谐统一。据载, 王羲之书时, 已有几分醉意, 又逢“
天朗气清” , 故写得心手双畅, 毫不拘束。次日, 右军酒醒神清, 誊抄十数本, 皆不及初。后来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论及书法创作的有利因素时有“
五合” 之说, 即神怡务闲, 感惠询知, 时和气润, 纸墨相发, 偶然欲书。依此看王羲之写《兰亭序》, 基本是符合这些条件的。正是由于酒后的“
神怡务闲” 、“
偶然欲书” , 使五合交臻, 书者便觉得神融笔畅, 无往不适。
第三, 《兰亭序》文辞中所体现的思想意义不无与酒相关, 所谓“
酒后真言” 也。王羲之与当时许多文人一样, 受儒、佛、道影响颇深。道教一方面宣扬“
人可以长生不老” , 一方面又宣扬“
一死生, 齐彭殇” , 佛教宣扬“
精灵不灭” 、“
生死轮回” , 以淡化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王羲之也曾服道家药丸五石散, 以期延长自己的绝对生命。但这种药丸效果似乎并不好(现在考证五石散具有很多致癌的物质) , 这我们可以从《十七帖》里读到他晚年自认为身体欠佳的信号, 以致对道、佛的一些观点有了疑虑。是日也, 在酒的刺激作用下, 乐极之余, 王羲之用自己的笔触抒发了长久的积郁。“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的恍然大悟, “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的切肤之痛, 均是未经掩饰的真情实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