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目标命运村落创意厦门 |
分类: 喧嚣音色 |
我在路上的时候,脑子里幻化出一个景象,那是我学生时代拍过的一张照片,后来我将这个片子配上一首笨拙的诗发表在家乡的晚报上。那会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深沉,而今虽然不可妄言知味,但思想的彼岸却不再矫情,直抵目标。
艺术始于零乱,那么爱情呢,大概就缘于慌张吧。
我在岸的这边看对岸,那边的房子起伏错落得相当入画。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这个村落也星罗棋布一些艺术据点,随心所欲的涂鸦,直抒胸臆的标语,都让这个避风港里乘风破浪后的片刻宁静显得意味深长,而正是这样的不刻意才是创意。
我问一个在岸边刷牙的人对岸如何过去,他指着远处,告诉我从大道绕过就行了。这时我也瞧见地面散乱铺着颜色抢眼的衣服,姑且当成一种行为艺术观赏,其实我是想过要打听一下这是为了什么的,只是后来没能遇见合适的人。
我这次来沙坡尾的路上,终于与晓风书屋相遇了。进去出来的过程不能说一无所获,但总的感觉是怅然若失。几年前我是在鼓浪屿邂逅这家民营书店的,但随着这些年出版业的不景气,这家书店也没逃脱衰落的命运。
晓风书屋显得很清冷,我原以为沙坡尾的这个书屋也会有一些咖啡或茶的东西供应,也会营造一种温馨的读书环境,但是没有。有的只是书柜上整齐排列的书的静穆,似乎在排练一场谢幕的挽歌,让人在本来就湿冷的空气中凉透了心。
从出版到销售,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一群没有文化人做着貌似文化的工作。反思一下,我们的出版业从来就没有景气过,若不是还有误人子弟的教材尚可维持某些出版社的生计,那些从业人员早就不知到哪里讨饭去了。
每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已沦为出版界的联谊会,业内人士不过是找个机会喝几场大酒,畅谈一下繁荣昌盛的大好形势而已。每年屈指可数的几本好书,其实都是民营公司做出来的,买卖书号已成公开的秘密。
我终于从此岸到达了彼岸,是绕了一个圈子钻了一条胡同才看见另一边的风景的。天还阴着,平铺的光线没有丝毫的层次可言,不远处两幢尚未完工的高高的塔楼状如野蛮生长的男根,往下看,呈现出不同建筑的年代感,并且层次分明。
下雨了,我在细雨中仿佛听到了海誓山盟,眼前好像波平浪静,但蕴藏着强风暴即将到来。这时沙坡尾那些疲惫的归帆已在我身后,但我还是想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再来一次,那时再探望一下它们,认真倾听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
后来有人这样评价:你这一来,沙坡尾又活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