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公子歌
公子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13
  • 关注人气:1,9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的北碚

(2013-10-11 10:10:24)
标签:

就这样

这是

纪念馆

意趣

红色

分类: 尘来禅往

          谁的北碚

谁的北碚

    从东北的沈阳飞到西南的重庆,然后迫不及待地赶往北碚。再然后就上了缙云山。

山里有神仙,是那些天天与我喝茶聊天写字,饿了就随意给我一口稀饭的人。

有一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其实我是拜访过他的,也听很多人讲过他的事情,只是我去探望他的时候,他已经被后人供奉为神明。

他是卢作孚先生。

据说,北碚最初的规模还有许多惠及子孙的许多好事都是卢作孚先生的所作所为。一次,我到北碚平民公园转悠时不经意地走进先生的陵园,阳光下他白色的雕像尽管分不清眉眼,但却仍然让人感觉到他不一般的气场。

每个人都会从活生生的肉体演化为一张照片。我在卢作孚纪念馆观看先生的影像,以及和他相关的一些人和事的历史图片,忽然悟道,所谓永垂不朽,大抵不过如此罢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就在那一回,也曾在卢先生的纪念馆广场上凭栏眺望嘉陵江中的碚石,许多想象也由此而生。我仿佛看到了他的长江船队,先生的民生理想正乘风破浪。尽管北碚新城正如火如荼地繁荣昌盛,但走在老城还是觉得意趣盎然。

卢作孚先生创建于1932年的红楼已经成为北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我甚至有点妒嫉工作在这里的人。虽然枝繁叶茂的树木把红楼遮掩得宛如一个羞羞答答的美妇,但是它的翘首以待的样子风韵十足,万绿丛中一抹红色更让人想入非非。

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北碚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也是卢先生当年从上海法租界带回来的。徜徉于林荫中间,反思树木与树人的关联,体会洋腔洋调与北碚乡音和谐相处的氛围,让人情不自禁地心醉,终于流连忘返。

很多泪水都会随记忆风干,然而我在北碚总是情不自禁地湿润了双眼。一捧长江水洗面掩饰一下精神上的多情善感,于波光粼粼处捞起几枚闪烁的历史星辰。

这是谁的北碚?是他的,也是你的和我的。

本来嘛,大家都不过如此。

就这样,从历史走向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