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上北碚名胜古迹念念有词太虚精神缙云面目杂谈 |
分类: 尘来禅往 |
日渐触老,脚步不知不觉地挪往清静之处。未探究竟,即醉心于烟波浩淼,沉香新茶。
人在山中,很难辩识缙云真的面目。也曾认真地寻找那条云的红色飘带,最后,竟然托梦而来。
心中有,自然时时都存在。心中无,念念有词也无用。
狮子峰上的狮子尽管有人说三道四,不过是工艺尚欠讲究,只做出了一个形而未得其神。倒是太虚台上虽不见太虚,登台临风,便领略到几分太虚精神。
太虚在哪儿?在缙云寺吧。于是我在寺中凭栏扣问,拾级而上,步步为营,千回百转,捧一捧历史的沉重。
你瞧,顶礼膜拜者叩首,小沙勒弥装神弄鬼,保不齐也心知肚明。
觉悟者绝尘远行,只留下一个传奇。缙云寺曾命名“禅真宫”,因山上有相思岩、相思竹、相思鸟,故也称“相思寺”。
可见,六根未净。也挺好,更有人情味儿了。
可是,我还是执著地寻觅太虚,太虚与我何干?
或因生活太实得没了一点点诗意,不得不考虑心的禅真,试图在某个世道上大逆不道。
太阳映射在缙去寺一块沧桑的石碑,黑白分明。无色的碑沁出历史的绿苔,看得见的字,只有“南无阿弥陀佛”。
于是向北……
忽遇双柏精舍,意外大门紧闭。门旁应是太虚留言:
你可知此身不能久在,何苦急急忙忙干些歹事。我知晓前生皆已注定,只得清清白白做个好人。
(太虚法师:俗名吕淦森,法名唯心。曾任世界佛学苑苑长,中国佛教学会会长,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