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场际遇有感而发油然而生杂谈 |
分类: 黄埃散漫 |
终于找到了四海为家的感觉,明白人生不过是一场际遇。而无论走到哪里,有感而发,或得到短暂的爱情也欣喜若狂了好一阵子。而我心仪的女人,无论上床与否,偶尔记起,想到的也是她们的好。
我没有家,但是我有故乡。比如东北,闻着土都香。尽管我长相迷你,但骨子里东北的脾气一点儿也不含糊。也因此,我执意要将我的儿子培养成一个东北汉子,直来直去,因为拐弯抹角让人太累。
情愿故乡还是原来的样子,可这些年,或许我走得太久,她的变化让我却不好接受。好在街道的方向没变,依稀还可以找到原来的影像,其实我是在情不自禁寻找我的童年和青春,我的心有点旧了。
身为文化人,自然要找文化人扎堆儿。东北的文化人不少,沈阳的也就更多了。有我儿时的玩伴儿,也就新结识的朋友。他们都有追求,只是这个地儿土壤过于肥沃,生长出来都差不多都营养过盛。
这是他们的优势,紧接着优势就变成了劣势。东北人不保守,东北的文化侵略性极强,不信你就看看赵本山,红遍全国应当是东北的骄傲。但东北人十分固执,这么说吧,东北文化人心眼儿都不大。
我这样讲是准备好了要挨骂的,我不是不把自己不当东北人,或许见识了太多南方的阴柔,对于装傻充愣那一套已经不以为然。我也努力寻觅东北确切地说是沈阳的文化符号,但是我每次都很扫兴。
格格不入的感觉我没有,这块土地上有一批努力文化的人。也许这个地儿先天不足地缺少一种商业意识,也许东北人过惯了苦日子,也许黑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男女都有一种过人的耐力,都那么能忍。
当一个社会到处都弥漫着纸迷金迷的空气,当一个国家人们把当官作为最高的追求,因为,人们心里明镜似地做官也是一种挣钱的手段,当一个地方文化被当作脂粉来擦,你还能你还敢有什么奢望吗。
我也不明白,我怎么就成了一个文化人。这是一条不归路,这个时代不适合做学问,我也是一个名不符实的混子,也就是开头所说的,我更愿意把自己当成一条在旷野奔跑的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