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多佛少这里是龙门石窟

(2011-06-26 07:52:59)
标签:

河南

龙门石窟

洛阳亲友

佛的表情

跨河大桥

时光倒流

淡定从容

心灵感应

分类: 尘来禅往

   人多佛少这里是龙门石窟

人多佛少这里是龙门石窟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也不能两次来到同一个地方。

这里是龙门石窟,我来过,至少是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有洛阳的亲友帮我回忆,那时的我还小。完全由于一种莫名的憧憬,也因年少,只是在走马观花中,飘过了青春的一知半解和片断的记忆。

有一个摆地摊的老大娘,卖手工布老虎。想起我父母都属虎,于是有了买下一对的想法。讨价还价后,老人说,收了吧。我听不懂,还是与我同行的亲戚对告诉我,收了就是成交的意思。

现在,那对布老虎还在,卖老虎的老太太应该不在了。

可龙门石窟还在。从北魏到今天,络绎不绝的人各怀心腹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来到这里。经过,成为一种无意识或下意识的随波逐流。人生短暂,佛理常青。人们都来看佛,人比佛多,却很少发现佛残缺不全状态下的淡定,风雨过后,仍然是从容的表情。

天有点凉,飘着小雨。有卖伞和雨衣的商贩,将价格一降再降。

我喜欢雨,也固执地要与佛同浴。也不知哪儿来一种心理暗示,竟然让我坚持顶风冒雨。这样的决心一旦下定,便在人群中成为一个惹眼的异类。

后来发现,行为怪异的不仅有我。一个绿裤花衣的女人,走到每一个洞窟前都见佛就拜,步履匆匆,似乎要完成一个伟大使命。而她的面目,也不是正常人的表情。

龙门石窟的对面是山,据说山里有个地儿有一位大诗人住过。两山之间是一条长河,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游船俗气地飘来荡去。我不晓得诗人与佛同行多久,然而佛却一直凝聚着对诗和诗人的敬意。无论过了多少光阴,眼神和动作都没有半点儿差异。

奉先寺里,有导游介绍佛的高度,尤其强调那垂肩的大耳多么的奇妙。无论从哪个角度观佛,他都是拈花微笑的表情。来这里,人们对其须仰视。也有年轻的男女攀上栏杆,欲与其以更近距离合影。

与佛,人们可以完轻易拉近物理的差距。而心理的距离,绝不是挪动一下身体就能解决的问题。我记得我也与佛照了个相,我也忘了上次是否曾与佛合影。那时的佛也不是现在的佛,那时的我也注定不是现在的我。

不知不觉,我踏上了跨河大桥。桥的左边是热闹的龙门石窟,桥的右手是野草丛生的荒滩。我蓦地发觉草的悠然与佛的淡定遥遥相对的心灵感应,面对世人慌忙的朝圣和诸多要求,永远保持宽宏大量的心胸。

后来,我在洛阳亲戚家吃了一顿家常便饭,喝了点儿酒。席间,他们说起了我上一次来龙门。那上一次,竟然将时光倒流了几十年的工夫。

匆匆!太匆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