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上海,品品梁祝,听听陈钢

(2011-04-22 07:22:15)
标签:

梁山泊与祝英台

爱情

作曲家陈钢

情景

荡气回肠

财经

分类: 黄埃散漫

夜上海,品品梁祝,听听陈钢
 夜上海,品品梁祝,听听陈钢

关于爱情的旋律已经老了,写爱情的人仍然年轻。

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诞生52年之后的一个午后,我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一个工作室中听到了作曲家陈钢的演奏。热血沸腾得有点不能自持,想淡定,但却抑制不住因为情景交融地激动。

重温是一种复习,爱情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当我们经历了爱与性,生与死,才会大彻大悟人生有一条爱的线索,你可能曾经躲闪,但它却从未偏离。

一支52年曲子,分明可以从心中流淌出来。我听得如醉如痴,感觉把五脏六腑都洗得干干净净。不仅仅因为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技艺,更因行云流水般的旋律,以及我们曾经的如泣如诉的爱情。

写这首曲子那年陈钢才24岁,如今他已76了。无数次在键盘上敲出音符,每次的音色都有不同。是进一步的理解,也是再一次的升华。而我,从不同角度定格他专注的表情,是对爱的坚定不移,因为一生有你。

这个下午,上海有雨。而我感受到的滋润,却因缘自古往今来的爱的传说。

陈钢指着一幢老房子中的一间半圆形房屋,说那就是当年诞生《梁山泊与祝英台》的地方。写出这个曲子,因天时、地利、人和,少一样都不行。匆匆走过拾级而上,进入一个飘扬着音符的小屋,这是他的工作室,我却坐立不安。

那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年代,作为一个学生,陈钢有一股劲儿。人家都有交响乐,我们只有民乐来小打小闹。所以,作为一个学生,要创作与这个民族相配的作品。果真,天上掉下了林妹妹。一曲《梁祝》,是上帝赐予的礼物,现在再也写不出来了。

因为,那是一个纯情的年代,两个纯情的学生写了一个纯情的故事。那时的纯,是干干净净的。

既便过去再苦难的年代,理想主义的色彩永来没有褪色。现在的年轻人日子过得都不错,可怎么就欢快不起来了呢。

花样年华时的一抹朝霞,是蹉跎岁月中的血色浪漫,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败的玫瑰。这是陈钢对红色的解释。

《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纯情、深情、激情、热情,动情,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一个情字。无情不成诗,无情不成文,无情不成曲。如今生活好了,技术也进步了,为什么感人的东西却少得可怜,唯独缺了一个“情”字。

冰冷的城市,需要情的表达。陈钢给自己挂了一个标签:“音乐外行”,现在的音乐他也听不懂,他变外行了。“文学票友”,他出了四本散文集,票友比专业还认真。“针灸郎中”,文革时他无照行医,竟然治好不少病。“电脑新秀”,不会打字却努力学习玩起了微博。

在陈钢工作室,这个温馨的小屋。屏住呼吸,听关于爱情。也偶然知晓,早年间周旋演唱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曲子,比如《夜上海》等等,竟然出自陈钢的父亲陈歌辛之手。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夜半三更,我在上海的雨中穿行,马勒别墅梦幻城堡前驻足。想起我第一次见到陈钢,就是这里。马勒别墅,也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凝结为一个爱的建筑。

此时此刻,我无数次回放陈钢敲在键盘上的苍劲有力的双手,荡气回肠中,发觉尘埃尚未落定。斯人走远,情亦缥缈,但爱却从不虚无。

 

                      (陈钢:作曲家,因与何占豪合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而闻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