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赵本山沈阳除夕夜万鑫下午茶味道叹息财经 |
分类: 喧嚣音色 |
有点儿变天,过年这几天的温暖,不完全因为一场大火。东北的沈阳,可以看见残雪。在这冬春之交,本地人的希冀没那么迫切。
我慢慢地不喜欢沈阳了,可能是因为我离家许久。听乡音越来越粗糙,楼盖了不少,但外地人觉得二人转才是沈阳的文化。只是,越这样,越显得没文化。我有点傻,不是装傻。
也觉得,赵本山都进步了。不然,他不会在春节晚会上自嘲。也是,不是他自己要说的,背的台词儿也别扭,那张老脸还有多少看头。
三十晚上,几乎与赵本山的小品同步,沈阳万鑫着火了。此处省去多少字,才能说得清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没有人能说什么都没发生。因为,救火车的鸣叫和围观的人群,让这场大火不容来得半点虚假。
火在烧,沈阳火了,也出名了。打电话给在万鑫办公的朋友,他们心中没底,听天由命吧。
有人说,她的办公室烧得连纸片儿都没留下。也有人大年初二便匆忙从家里赶回沈阳。也有人,围观火场急也没有办法。据说,是鞭炮惹的祸,可是,为什么我们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竟如此脆弱。
事隔几日,一个朋友说,我想请你,在烧焦的万鑫楼上喝一顿下午茶。他说,不幸中的万幸,他的办公室,竟然完好无损,只是外面的两层玻璃烧化了。于是在一个午后,喝了点儿小酒,望浑河落日,我感慨万千的大红袍,终于在一个冬天,品得有滋有味起来。
玻璃上,有些燃烧的污渍,浑河也不如往昔那样坦荡。我在一个烧焦的楼里想着除夕的考验,也不好意思地饮下一杯又一杯的奇迹。
然而,奇迹过后,也不禁要问:真的一两个鞭炮就可以点燃一幢五星级的建筑?那么,当初的消防验收又做了什么?如果,我们都居住在这样的高层,一旦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如何选择逃生的路线。如果,我们的庆典活动都成了纵火的机会,那么,我们将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
我以为,我不会在这个楼上再看到落日了。事实上,我正在这幢烧焦的楼上。面对灾难,人们的自然而然或不以为然,都在关于一个事不关已的问题上审视所有的态度。
茶越来越淡,可怜焦土,也让人心痛的焦楼。我在浑河边上望落日的余晖,我望着昔日的金碧辉煌在今日无声叹息。
茶没了茶味,人也会很快好伤疤忘了痛。我渐渐不知痛,也不如刚上楼时那样压抑。我得走了,不想喝酒。
我远远望着那幢焦楼,浑然不知刚才茶的味道。
本来也没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