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像人们都认识几个“大师”

(2010-06-08 08:28:00)
标签:

大师

一只眼

心病

道德缺失

张梧本

文化

分类: 黄埃散漫

好像人们都认识几个“大师” 好像人们都认识几个大师

    一个将要大学毕业的学生,老师谆谆教导她要向张梧本学习。这是在张梧本被全国媒体国诛笔伐之后,可见,张梧本影响之大,流毒之广是多么地根深蒂固。

    梧本堂拆了,可人们心中的梧本堂还在。也是,当初有关部门不知道那是“违章建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人人称道的“大师”梧本,有关部门恐怕也不敢轻举妄动。

    我们处在一个集体迷信的时代,迷信让人迷失。早年间“五四”运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算是白反了,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大好河山怎么就承载了那么多稀里糊涂的民众呢。

    算了,我也不是一个清醒的人。因为,在我周围总能遇见一些“大师”级人物,算命的成了大师,看病的也成了大师,写字的成了大师,画画的也成了大师……这是一个大师集团口淫的时代,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时代,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这其实是一个大师离席的时代。

    我认识的柯文辉老先生早就说过“大师离席的观点”,真大师的缺席,假大师就混水摸鱼。这也是一个胡说八道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装疯卖傻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们有了钱就更傻逼真的时代,这还是一个良莠不分的时代,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道德缺失的时代,这是一个把“国学”和“佛”当成化妆品的时代,这是一个俗不可耐的时代。

    这是一个不敬鬼神的时代,这是一个只相信钱而不相信真诚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恋爱的时代,这是一个只知道做爱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师”三五成群的时代,这是一个坑蒙拐骗的时代,这是一个“忽悠”久的时代,这是一个不知好歹的时代。

    我们周围的人好像都认识几个大师,因为人们迫切想知道未来,于是大师们大行其道。所谓大师,其实应该是个学问家,在某个领域异军突起的人物,而我们如今大师被贱卖了,几乎都成了江湖术士以至发展成了江湖骗子。

    大师是不死的,如果要长命百岁千万不要找大师。我在卢浮宫看经典名作,始知大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物。在心灵的旅途中,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疑问,寻找心灵的安尉是人们一生的探索。而在预见未来的时候,有些人只是用天赋的灵异为人们开解了缠绕在心头的症结。我们应当尊重文化尊重聪明,但是最好不要夸大其词。

    好吃的吃多了,会想那些粗茶淡饭。说白了,现在的人大多是吃饭了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张梧本看得明白钻了个空子,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那么,人们的心病又怎么弄回去?

    于是我们盲目地追寻大师,让他们危言耸听地指指点点。就像在机场电视上白白话话的策划人没有一个是成功的企业家一样,他们只是用嘴皮子挣钱罢了。

    人有病,天知否?人在做,天在看。

    心病才是大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