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美人的日落酒馆
唐美人的日落酒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17
  • 关注人气: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商行商图:李玉华:从山里落榜生到韩国“鱼娘子”

(2013-07-14 15:59:03)
标签:

财经

分类: 野史

辽商行商图:李玉华:从山里落榜生到韩国“鱼娘子”



李玉华:从山里落榜生到韩国“鱼娘子”(标题)

在中韩渔业圈里,有一个辽宁女商人非常有名,她叫李玉华。
最高峰的时候,李玉华销售的带鱼占韩国从进口带鱼的30%,作为一个北方人,她不仅熟悉水产行业,而且还在韩国开店经商,在韩国打造了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水产品牌——“李玉华水产广场”。
在这名特殊女商人的背后,隐藏着那些鲜为人知的财富故事,近日记者就采访到了这位现在带着上亿资金回国投资的女商人。


1、从农村到城市:高考落榜生进城打工

    15年前的一个夏天,在抚顺新宾的一个小山村,清澈的小河边,一个妙龄女孩捧着自己的高考成绩单默默流泪,她只差了7分而错失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就是李玉华。
    当时的复课费是2000元左右,这是八口人家庭的全年收入,李玉华还有个弟弟,读书也特别优秀,在这种情况下,她只能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就这样她踏上了来沈阳打工的列车。
   虽然命运向这个心气高傲的女孩关闭了大学的门,但是命运也向她打开了另一扇门,李玉华幸运地进入了当时沈阳最大的一家纺织企业。由于她精通朝鲜语,本来以纺织女工招工进厂的她被分配到培训部做起了培训讲师。
   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将近两年的时间。这个时候,公司组织去韩国学习,按照各种条件,李玉华都应该入选,但是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她,到最后启程时,她也没接到通知。就这样,性格刚烈的她决定离开这个当时在外人看来,待遇优厚、前途光明的工作。
    为了在沈阳生存下去,这个山里姑娘决定继续寻找机会。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玉华成为一家外企的翻译。虽然是一个很光鲜的工作,但是李玉华还是有创业的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渔业外贸生意,她决定进入这个行业创业。


2、从北方到南方:每天只睡一小时的“找鱼人”

    要想从事渔业外贸生意,首先要成为一种“找鱼人”。
    “找鱼人”就是中国南海城市流动,到各大码头寻找最好、最新鲜的鱼。
     就这样李玉华去了南方,当时李玉华抱着一个最坏的信念:一无所有的去,一无所有的回。
    李玉华的第一站就是厦门。当时,他们主要做水产贸易,从打捞到装箱整个过程,都要亲自监督。在厦门渔村,条件非常艰苦。在加工的两三个月内,她和老崔只能住在加工鱼的钢板上,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这还不是最艰苦的,她是朝鲜族,吃不习惯当地饭菜,得了严重的营养不良,每天要靠打营养液支撑。几个月下来,她整个人足足掉了二十斤体重。厦门的鱼资源也是有限的,她又决定到广西北海,继续开拓市场,就这样在广东阳江、福建厦门和广西北海和浙江舟山都留下了她奋斗的足迹。
    1997年,韩国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经济很不好,即便如此,她的生意都没太受影响,因为她做生意特别讲诚信,她的上下游客户都非常爱护她,她的生意也没有因为汇率受影响。就这样,她渐渐成了中国出口带鱼的领头人,最高峰的时候,李玉华销售的带鱼占韩国从进口带鱼的30%,是同行业的老大。

3、从中国到韩国:“李玉华”就是金字品牌
   李玉华渐渐地将渔业生意做大了,并且把姐姐姐夫和弟弟全家都带进了这个行业。此时的她萌生了去韩国开公司的想法。
   于是2004年,她决定去韩国开拓市场。谋定而后动,她先是在别人公司打工2年,彻底了解了韩国渔业市场格局和经商要素,2006年,“李玉华水产广场”在韩国最大的鱼市场盛大启幕了。当记者问及她为什么将将自己的名字给公司命名的时候,她说:“不谦虚的说,‘李玉华’三个字已经成为带鱼贸易的品牌,这个名字业内人都很买账!”不仅如此,她还带领深圳、广州、舟山和大连等地的同行来到了韩国最大鱼市考察,这些同行在她的帮助下,陆续都在这个鱼市拥有了重要的位置。至此,在韩国,中国鱼商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李玉华的内心充满了满足感和自豪感。
    当她的韩国生意正顺风顺水时,她赶上了2008年金融海啸,一年就损失了2000多万人民币。即使这样,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意,还是凭借着自己的韧劲和积累在这场金融海啸中坚持着。


4、从韩国到中国:就是想让中国孩子吃上健康鱼
    经历了金融海啸后的李玉华,显得更加成熟从容,志满意酬。此时的她已经做了母亲,因为工作关系,常常回国,孩子也一直在中国长大。她发现,中国孩子常常吃不到好鱼,心想:那么多好鱼都出口了,自己的孩子和国人的孩子却吃不到好鱼,一种责任感在内心升腾了起来。一个更大的商业构想在她内心深处渐渐浮现,之后成型。
   2011年刚好,辽中近海经济开发区成立了,沈阳也成了有海的城市。这对做水产贸易是天赐良机。
    一不做,二不休,她和家人商量决定斥资上亿元资金打造东北最大冷库,引进的是日本和韩国最先进的技术系统。目前,她的基地正在近海经济开发区热烈进行,在大家的支持下,一切进展都很顺利。
   “我现在确实很疲惫,但是一想到两三年后,和我宝贝一样的孩子们都能吃到最新鲜的好鱼,我内心的疲惫全无,只是感觉全身心充满奋斗的激情!”性格开朗的李玉华这样描述着自己的心情。
    从一个高考落班生到如今的韩国鱼娘子,李玉华内心感慨良多,但是一种真诚的心意从未改变,那就是让孩子们吃上好鱼,让都市人生活品位更加优雅!

                                                  

财富密码:

   一,懂得与国内同行分享市场。李玉华在韩国创造财富的时候,她没有忘记中国企业,她带着舟山20多家水产企业进入韩国市场。

    二,持之以恒。即使在损失2000万元的时候,李玉华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水产事业,她坚信自己会东山再起。

   三,吃苦。每天只睡一个小时,是什么样的感觉?相信只有李玉华最有发言权,为了事业吃苦,是整个辽商群体最大的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