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 |
分类: 闲情 |
小资女人的家情怀
伍尔芙曾经说过:“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应当有一所自己的房子。”这句话感动了很多女人。这句话意味着,一个没有拥有“一所自己的房子”的女人,将无法用女人的嗓音和女人的身份把这句话重复一遍。哪怕仅仅只是一遍。同样,她也无法阅读男人,和品味一杯跟自己体温相近的女人的下午茶。在伍尔芙看来,一所房子是这样的重要,以至于当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事实上她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应当拥有一份自己的生活。
没有自己的生活的女人就象一个在男人的海滩上徘徊的影子。她是一个僵直的符号,她在一个蒙昧而喑哑的世界里赤足狂奔。因为没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和没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她无法收拾自己的灵魂、思想、吊袜带、餐巾纸、和口红。
海子说:“从明天开始,骑马、劈柴,周游世界。”我说:“快点住进塔湾欣城的房子,开始新生活。”新房子即将下来的日子里,犹如黎明前的黑暗。跟了我四年的活动大衣柜彻底废了。这个跟了我四年的70元的活动衣柜与我日益增多的衣服渐渐不匹配。小林打来电话向我汇报了大衣柜坏掉的情形。当时正在报社,心里没慌,结果到家一看傻眼了。这么多衣服往哪放啊。愁人啊!于是我更盼望快点住进那间小房子。也许我太看重他了,但是现在我的生活没有比他更令我动心的东西。
无数次幻想坐在新房子里,抚摩着每一寸墙壁,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内心很自豪。安静地坐在撒满阳光的大阳台上,看着纤纤细指间的一支同样纤细的薄荷香烟,慢慢燃烧自己,一种颓废的气氛笼罩在我神经错乱的大脑里,很喜欢这种颓废,感觉自己在和这种颓废情绪慢慢坠落。
最近生活的核心当然是房子。快到领钥匙的日子。我的心情平静地激动着。如果有哪个女孩子有过我那样的迁徙历史,就会理解我此刻的心情了。我饱受迁徙的痛苦,屡次搬迁,除了母亲,没有人帮助我。现在我已经习惯搬迁,连母亲都不求助了。如果说30岁之前,我想生活给我的最大磨砺就是让我居无定所。一个人像叶子一样漂浮在陌生的城市里。我靠自己码的字,买了一块块砖头。怎么想,怎么骄傲,怎么想,怎么有点辛酸。
不久前,有一朋友给介绍了个地产商的男朋友,当时最让我动心的,就是他是做地产的,盖楼的。我对房子那种挚爱是一般人不能比的。我仿佛感觉到先祖血液里那种地主的情结,我的先祖是跑关东到东北的,他们一点点地买来了土地,成了地主,富农。我感觉自己最崇拜的仍然是《飘》里夺回自己土地与财富的斯佳丽。
今天很兴奋,我步量了从新房子报社的距离。塔湾欣城52号楼将成为我的新家。第一次看到已经成型的家,很兴奋。比我生命中的任何第一次都来得兴奋,踏实的兴奋。
我想说:“房子才是陪伴女人慢慢变老的忠实伴侣。”这也是我把嫁妆钱都投到这个房子的勇气源泉所在。
记得2001年4月的时候,在市政府签下留沈协议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说:恭喜你,成为沈阳人!然后我独自坐在市府广场上,想象着自己将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
整整七年的时光,我漂泊在这座城市里。我住过遥远的北三台子,那时候上班的单位在中街,做217终点的车到北站,从北站做6站地到当时的单位。后来辗转到砂山地区,一个闻名的治安很乱的地区。做那个能挤死人的258路公交车。当冬天过去的时候,我又搬到小西路附近一个有上亿只蟑螂的破房子。那段与蟑螂共舞的日子过后,我又搬到原辽宁经济日报后面的一个8层单间里。
接着,我离开了这个城市。半年后来C报工作,住在母校辽大旁边的家属区,这时候日子已经好多了。常常和过去的大学姐妹在一起,很自由的一段日子。好景不长,溪慧买房子了,我又展转到晨报附近的一个房子里,一住就是1年半。室友由秋玉夫妇变成了小林同志。
这个时候我终于痛下决心,倾尽所有积蓄付了首付,买了个小房子。
看了房子,先从外面看的,开发商还是不错的,跟我买的时候图纸上的位置一样,阳光很好。
沈阳漫长的冬天,阳光是多么珍贵的东西。从阳台大约能看到小广场,视野开阔,刚好避开了地下停车场,会很安静,视野又开阔。
我的那栋52楼已全部完工,楼封上了,进不去,找一个没完全完工的,跟我的户型一样的房子看了看,小是小了点,但是屋子装饰好了,应该很舒适,主要是阳光真的很好。
在没最后完工的园区转了好几圈,想一想这就是未来的家,心情真的不错。
然后步行到一期,园区还是那么整洁。接着到了家乐福超市,离我家也就10分钟路程,真是近啊。
这里远离喧嚣,有欧洲小镇的感觉,超级市场很大,但是不拥挤,顾客都悠闲自在,我怎么觉得自己不像在沈阳呢?有一首歌唱的好:“我的家,我的天堂。”没错,家再小,也是自己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