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书朋 |
弟弟的影评,写得不错.发了上来.
午夜,他的情怀奔涌而来,他说:亲爱的,给我秀朵菊花吧!好让我去揭竿而起,我知道,我必然会死在这‘天圆地方’的宿命之中,但,我不会后悔!
这时,他的奴仆前来跪拜,“大王,您的马车已于门外听用,请您更衣出行吧!”
当"预言者"窃喜于自己目光之新锐,盯住‘波涛汹涌’与‘乱伦’ 之噱不肯释怀,满城尽戴非议,他们一定错过了导演的馈赠。这是一个时代的病症。就如,不是胡戈这个善于鼓弄软件的工匠导向了一代思维。而是时代造就了一批‘胡戈’。浮躁的心志蒙住君双眼,君不见。。。。
张艺谋成长了!
从一个现实宏大的纪录者,蜕变为一个专注雕琢叙事的艺术家!
当“评论家”纷纷拿出卡尺,从现实的‘窄门’出发,他们是永远无法与影片对焦的。其实《黄金甲》的表达,就像失去了空间的民族,时空只是舞台。角色由周公馆的宅子被放逐到琉璃盛开的深宫壁垒,为观众打开城门。角色找到了附着和飞跃的可能,我为观众受宠若惊。
金菊绣于巾上,凝为符号,赴死的金盔之士踏破矫揉的菊。
影片人性大发,民族气味儿浓郁,我感断言,这一定令躲在好莱坞暗室里的后期大师大惊失色。老外低下高贵的头,“中国人的集体仪式very good!”(设计对白)
铺垫与叙事的编排后,迎来主题
现实与梦短兵相接,兵临城下。杰王子手起刀落,皇权的倒掉从容不迫。
绝决与现实碰撞,以卵击石,前仆后继中瓦解,流血漂卤。尸体清点后,又是菊花铺地的重阳。就如一段历史或一生,经历着微弱的波澜,然后退回到原来的位置。
王子拔剑自刎的宿命悲壮中,反复的在我脑中回荡着“朕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
剧终,当镜头缓缓拉开,漏出那祖先的教诲,现出那天园地方的悲怆。。。
残缺难免,阴谋浮尘的母子之爱不可尽释,电影有一个宏大的报复——帮大众做梦,如果你无法圆梦,你可以走入‘菊花台’疗伤,我的理解是:它不是唱给王子的挽歌。它讲述了故事的延续——步入“江湖”的王子,另一个没有围墙的宫廷。
也许我们只是赶往赴死的路上,但,我们还有一生的时间。。。。
菊花台如似描绘着(请随音乐同步感受)
大提琴与弦乐群打开火烧云的天空,风云变幻。中国大鼓将画面拉回久远的时空,暮色将至的山中,歌者于马上,卸下金盔,发髻飘扬。夕阳斜射脸上,他独自惋惜惆怅。喧嚣与壮志安然睡去,他把将整个江山揽入怀中的豪情流放,他只牵念,透过那双挂在天边的眼眸,走近她的心灵。此刻,思念无需刻意,徘徊萦绕,挂于心上。分解和弦如马蹄轻触,一路送行。古筝流水绵长,如青丝素裹的女子的身体,太阳之碎片散落水中,又随溪水奔流何方?山脚下,葫芦丝绕入炊烟,
一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