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诠释生命最初的感动——纪实电影《生门》导演陈为军等与网友在线交流

标签:
纪录片生门陈为军强国访谈专职摄影师 |
分类: 专职摄影师的日子 |
【特此注明:本人所拍的照片系职务作品。凡该博文所配图片均已在本供职网站刊发过,个别图片为当时在场的别的摄影师所拍】
如何诠释生命最初的感动
http://ft.people.com.cn/directList.do?fid=15244
http://ft.people.com.cn/fangtanDetail.do?pid=15244
700多天跟踪拍摄、4个真实产房故事、100场“先观影后买票”活动,作为首部登上院线的反映国人生育问题的纪实电影,《生门》
展示的是生而喜悦之门?还是艰难抉择之门?制作团队会如何讲述那些命悬一线的抢救和对生命的敬畏?
在医院里面怎么找到一个小的切口,最后我们找到妇产科这么一个地方。因为产科这个地方,大家一般在电影里会看到,我们在关注生的时候,像中国一句古话说,儿半生娘半死。在关注生的时候也在思考一些死的问题。从产科最后到生门这样一个题目,是戴总的贡献。
这个词,如果说名词,它就是生门,表示那个意思。实际上我们更想表达的是,将来这个词变为状态的形容词或者什么样的,表现的是一种过程和状态。就是在要面临变化那一刻,内因、外因的这种变化,以及所有外部力量对它的作用,以及内部,咱们说就像一个孩子一样,他的坚守、坚持,想表达这样一种意思。
[14:55]
就像戴总说的,一开始其实我们立意很高,我作为一个导演,我觉得我应该拍摄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繁衍一直到现在几千年,他们内部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这里面我觉得要能够拍到一个民族对生命的态度、对生命的思考,触及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进到妇产科之后,确实没有让我失望,远远超过我原先预想到的。原来我们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是一胎化,已经导致大家对生育这样一个概念,原来是很自然的一个繁衍过程,也是非常有仪式感。在妇产科这么一个地方,不论是穷也好,富也好,老也好,少也好,关于母和子,爷爷和儿子,爷爷和孙子,这种代际之间的关系,人生百态所有的,就像刚才说“生门”,老子用那么玄妙的话去形容万世万物的起源,其实产科就是这样的地方,导致我们现在拍《生门》这部片子,历时两年,拍摄的故事,完完全全和《生门》大的主题完全合拍的。
在这里面,因为我们在这里面拍的两年,大家知道,一个孕妇待产,进入到产科里面,如果顺利的话大概是七天。七天有50多张床,将近七天所有孕妇会换一遍,每天有不的故事,每个病房有不同的喜忧哀乐、生死离别。我们选这个地方也选对了,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就是在于我们把社会所有的信息都能捕捉到。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