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长苗村”偶遇打着红伞的苗族妇女
2007年7月去贵州的时候,按照计划去了近些年我最想去的地方——少数民族聚集区,那里的人淳朴,衣着很有民族特色,山水漂亮。此行的计划是拍摄“长角苗”。
“长角苗”生活在贵州中部距六枝特区60公里左右、海拔2000米的崇山峻岭这中,其地名为梭嗄乡。他们是古老又神秘的苗族支系——长角苗族,他们说苗语,大概4000多人,一般住的地方为土坯或木板墙茅草房,以织布、蜡染为主,一种古老的部落式生活方式。这些都引起的我兴趣。尤其是听说这里至今仍完整地保存、延续着一种古老的、以长角头饰为象征的苗族文化传统——妇女头顶上戴着形似长角的大木梳,两角高于头顶两侧,角上绕有2-4公斤重的头发:一般为黑发套与白毛线绑扎成人字形的硕大头饰。

图解:“长角苗”博物馆里展示的“长发”照片

图解:“长角苗”博物馆里展示的盘发工具
以前我拍过一些少数民族盘长发的照片,如广西红瑶族妇女,在新浪博客里也发过。(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effd00100f3mm.html)
这次要去拍“长角苗”,需要在六枝火车站搭乘中巴前往梭嘎乡。可是那天刚刚下过雨,中巴车少,况且不熟悉路,下车后还要走很远的泥土路,所以就包了一辆车去梭嘎乡,到达一个叫高兴村陇嘎寨的长角苗博物馆。途中,我偶然发现在离我不远的山道上突然有一位中年的苗族妇女正打着一把红伞,身后好象被着小孩,在毛毛细雨中向我走来,我立即举起相机拍照。可能她发现我在拍照,就低下头快步走了起来,我来不及再拍,她已经走过去了。
由于赶上下雨,来这里参观的人只有8个人。

图解:“长苗村”偶遇.正在低头绘蜡染图案的小姑娘
我在博物馆门前看见有几位小姑娘在低着头,好象绣着什么,走近一看才知是在绣蜡染图案。还有三位穿着民族服饰的小姑娘站在屋前,好象在等参观者提出如歌舞、梳理长发等表演要求。后来,我提出给他们照相。她们张口就来,“每次5元”。我笑了,我知道这些特色旅游区的规矩,若给穿着民族服饰的小孩子照相一般都是要付钱的。当地的小孩子也许受到大人们的指点,她们才毫无胆怯的张口。我给她们拍照,然后付钱给了她们。可我在博物馆参观时,她们一直跟着。后来她们提出,要不要看长发表演。我问,多少钱?她们说,500元。这回轮到我目瞪口呆了。我谢过她们,向停车场走去。正准备拉门上车,偶然看见有几个小男孩在山道上追逐着,我立即打开相机准备拍摄,这几个鬼机灵发现我在拍照,就躲藏、奔跑,我立即按下快门。

图解:“长苗村”偶遇.躲避镜头而快速离开的儿童
返回的路上,我坐在车里,眼睛盯着前方,不放过任何一个我感兴趣的人或物。可惜天气很坏,沿途人不多,车速比较快,也没有什么值得拍的,我就收起相机。可机会像是跟我捉迷藏似的,你等着的时候没有什么值得拍的,你收起相机时却意外的出现难得镜头——在出租车左前方,一位老年的苗族妇女好象采购回来,正站在街边跟路对面的人说着什么,我发现她的头饰正是“长发苗”特有的长角木梳,我立即拿出相机,急急的打开相机,调整镜头、按下快门,两拍两张,没等我再拍第三张,出租车已经飞快的向山下急驰而去。
遗憾的是这位老年的苗族妇女头发稀少,只剩下光秃秃的木梳垂在脑后,给我留下许多幻想空间——她年轻时候的长发也许就像博物馆照片展示的那样……

图解:“长苗村”偶遇打着红伞的苗族妇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