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确预期有助市场企稳

(2016-01-18 09:02:12)
标签:

预期

分类: 股市杂谈

明确预期有助市场企稳

2016年股市开局不利,沪深300指数两周跌幅超过16%,上证综指跌幅超过18%,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跌幅更是在20%以上,市场的跌幅甚至超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一月份,是历年一月市场表现中最为糟糕的一次。

趋势投资放大市场波动

股市的大幅下挫被很多分析人士演绎成股灾3.0版,主要原因归于资金和筹码两方面。资金方面是美元加息、资本回流导致全球流动性趋紧、人民币汇率波动,央行没有全面放水,没有如很多投资者预期的降准降息。筹码方面是限售禁令18日到期,此前炒高的部分个股有持有者要抢先出逃,而后又有大股东减持预期,以及对注册制实施前后新股发行节奏加快的担忧。此外,熔断机制的推出与暂停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市场波动。

明确预期有助市场企稳

大部分投资者都具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当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涨跌趋势时候,大部分人都倾向于“顺势操作”,而不是考虑这种“势”本身是不是一种趋势。

自然界有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旅鼠,体形椭圆,四肢短小,尾巴粗短。旅鼠主要分布于挪威北部和欧亚大陆的高纬度针叶林,是北极圈所有动物中繁殖力最强的。当旅鼠的数量急剧膨胀到一定密度时,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在任何天敌面前它们都显得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驱使旅鼠前进的,不是求死的欲望,而是惊慌。包括对饥饿的惊慌,以及对方向迷失的恐慌。正如投资者的突然增多,导致过多的钱追逐过多的股票,投资机会顿时减少。而当市场出现暴跌时,撤离市场的通道将非常狭窄,集体的恐慌导致了投资者的不计成本的抛售。

巴菲特先生曾经把旅鼠拿来比喻证券市场投资者,来说明股市的跟风效应,最后给我们的忠告是,不要相信市场而要相信自己。

明确预期有助市场企稳

明确预期有助市场企稳

近期证监会披露《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明确了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节奏为3个月内通过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总数不超过总股本的1%,同时为其保留了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多种减持途径,还要求大股东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需要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

对于相关主体通过协议转让“化整为零”、“曲线减持”等做法,也设置了“防规避”条款,从交易所自律监管和证监会行政监管两个层面,明确了监管措施和罚则。通过强化管理执法,督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合法有序减持,上述措施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大非限售解禁”的担忧。

此外,笔者认为监管机构其他一些举措,诸如注册制何时“落地”、新股发行节奏以及公布对一些机构违规减持的处罚措施,起到了明确预期的作用,解决了投资者担心的供求失衡问题,有助于市场企稳。券商等中介机构也有必要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而基金、保险等机构投资者更应该秉持价值投资理念,避免在股市剧烈波动时推波助澜。

价值投资永远是王道

尽管股市生态环境较为恶劣,但目前市场环境与股灾之年差异很大:目前是通缩环境,10年期国债的无风险回报率远低于2008年,而货币总量和经济规模均要较当时高出好几倍;此外经过几轮下跌,股票总市值从去年高位的70多万亿下降到40多万亿,与2008年初差异不大;沪深300市盈率则下降到13倍左右,更是远低于当时的近40倍市盈率,机构投资者规模则要较当时大得多。

目前2800多家股票的市盈率中位数依然有40多倍,结构性泡沫依然存在,但市场上也不乏市盈率在15倍甚至10倍以下的蓝筹股,分红回报率也颇具吸引力。因此,短期市场虽然跌势很大,但机会也在逐步显现。

明确预期有助市场企稳

大跌时群体恐慌的“旅鼠效应”发生,而投资机会也往往在这时降临。在经历了几轮大跌行情后,即使是最乐观的劵商研究员也难以相信股市能够迅速地抹平暴跌后的伤痕。虽然股价仍会出现波动,但作为投资者而言,在市场动荡之时应该考虑是否要改变既有的操作思路,先静下心想一想股票的涨跌究竟是由各种外部因素决定,还是受内在因素影响。

很多时候股价的涨跌只是资金和筹码的流动,而并不会影响你所持有股票背后的上市公司的价值。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要过于恐慌而手足无措。如果因为“咕咚来了”而盲动,很可能成为旅鼠大军中的一员。

明确预期有助市场企稳

阳光总在风雨后,价值投资永远是王道,坚持这种信仰使自己在股市投资中有所追求、有所寄托,不因短期价格波动而改变既有的决策思路,直到各种支持着买入并持有的因素发生变化、股价严重高估时候卖出。投资者应该多研究、少交易,尽量减少盲目操作行为,选择一些基本面看好、估值较低的企业,在合适的价格买入并中长期持有,用每年分红的收益继续投资,长期来看将获得不错的回报。

(本文发表于2016年1月18日《上海证券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