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要合理配置资产组合

(2015-08-12 13:16:46)
标签:

股票

组合

分类: 股市杂谈

投资要合理配置资产组合

张崎

投资者之所以难以踏出“七亏二平一赢”的怪圈,笔者认为与他们不会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也有较大关系。

股票是波动最大的投资品种,碰到牛市,指数翻番也是常有的事,比如去年7月到今年6月的行情,远一点的有200811月到次年7月的行情,再远的有20056月到200710月的行情。牛市行情指数都翻倍,个股翻几倍,当然如果碰到熊市,指数跌个3-50%也很稀松平常。比如200711月到200811月的大熊市,上证指数跌了逾七成,再远一点的如20016月到20056月的熊市,指数跌幅也超过50%。即便是牛市中的调整,市场跌幅也很惊人,比如最近的下跌指数跌幅就超过30%,很多个股腰斩。

投资要合理配置资产组合

其实,除了通过股票仓位控制,行情好的时候重仓,行情不好的时候轻仓甚至空仓,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债券资产来分散风险。债券价格固然有短期波动,这两年偶尔也出现过几起违约,但一般来说只要持有到期本金安全无虞,并能获得利息收益,低于面值买入还会获取资本利得。从投资的角度讲,保持平常心很重要。股市看着很热闹,每天都有不少涨停的股票,让投资者心动不已,但是投资风险和收益并不匹配,大部分投资者并不具备股市投资稳定获利的能力,而债券恰恰可以为耐心的投资者带来稳定的盈利。

笔者平时也和不少投资债券的朋友交流,发现他们知识结构水平普遍高于投资股票的朋友,对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的了解有时候还在笔者之上。另一方面,他们的投资收益率也不低,因为除了持有债券获得利息收入,还有通过正回购融资的杠杆交易手段放大利润,此外可转债这个兼具股性和债性的品种也是他们攻守兼备的利器。这些朋友与其说是债券投资者,不如说是价值投资爱好者和风险厌恶者,他们有着足够的耐心,而且精于算计,在股市和债市都是游刃有余。当然他们的交易并不频繁,而且对于手续费用“斤斤计较”,往往不受券商的欢迎,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长久的赢家。

投资要合理配置资产组合

    综合过去10多年的数据看,债券和股票大致呈“跷跷板”效应,股债双牛或双熊的年份很少,上证国债和企债指数2003年发布以来,12年里倒有三分之二时间跑赢同期上证综合指数。不过强中更有强中手,笔者发现上证基金指数居然在2004-2013年连续十次“完胜”上证综合指数!考虑到基金指数包含了与指数基本同步的ETF基金,如果只投资封闭式基金收益会更加惊人,有投资者在过去67年时间靠投资封闭式基金获得了67倍的收益。封闭式基金之所以表现出色,主要在于之前高折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下降,另一方面封闭式基金在股市行情高位要兑现利润,大比例现金分红相当于这部分市值实现了“折价归零”,而且手握现金的投资者又可以逢低买入折价的封闭式基金,这样就放大了收益。在下跌世道里面,折价相当于“安全垫”,能抵御相当部分的市场风险。

此外,债券基金也是不错的投资工具,因为去年以来出台的一些债券新规对投资者直接买卖信用等级较低的债券有了一定限制,投资者比较适合通过买卖债券基金间接投资债市。近几年出现的分级基金也值得关注。债券分级基金A份额类似于一个永续的浮动利率债券,在加息周期不会受到影响,而通胀预期回落时折价率理论上应该会不断缩小;B份额则通过向A份额支付成本获得资金杠杆,债市上涨过程中受益很大,净值增速高,价格也大幅上涨。今年随着债市起伏,B份额债券基金亦出现明显波动,高位追涨的投资者难免出现亏损。由于分级基金条款设计较为复杂,加之基金经理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普通投资者在参与前应该认真研究基金合同,搞清楚其风险收益特征以及既往操作业绩,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投资要合理配置资产组合

与债券分级基金相似的还有股票分级基金的A份额,持有人可以获得稳定回报的情况下又获得折价率缩小带来的额外收益。多数B份额股票基金处于溢价状态,由于使用了杠杆,在股市下跌过程中净值损失也会放大,当净值下降到一定位置还有向下折算功能,份数的缩减降低了杠杆,也会导致溢价率的下降,令投资者损失惨重。不过在股市行情回暖时,股票基金B份额净值提升较快,也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货币基金则是相对最安全的品种,每天都有稳定的份额收益入账,当然有些品种还可以在市场中交易,这会存在一定的价格波动,但总体看收益还是比较稳定,损失本金的风险相对很小。

投资要合理配置资产组合

虽然近期证监会暂停了新股发行,但历史上看申购新股是赢面很大的投资方法。去年以来新股发行年化收益大概不低于30%,当然有些年度高价发行新股可能会破发,而现在规定必须要有持股作为打新“门票”,这里存在一定的波动性。(本文发表于2015年8月1日《金融投资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