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预期与价差博弈推动B股“井喷”
(2015-04-13 11:38:09)
标签:
股票 |
分类: B股沉浮 |
改革预期与价差博弈推动B股“井喷”
张 崎
去年7月以来一直跟随A股稳步上涨的沪深B股上周五突然量价齐升,截至收盘沪深两市未停牌B股全线涨停,交投也空前活跃。与此相应,笔者座机和手机几乎被打爆,前来问讯的包括媒体、同事和客户,主要就是三个问题,即B股为何大涨、未来会不会继续涨以及接下来该如何操作。
笔者认为,B股周五“井喷”行情的主要推手是投资者对B股市场的改革预期和AB股之间巨大的价差博弈。
客观来说,B股市场诞生为境内企业发行股票筹措外资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但随着美股、港股等融资途径的打通,B股市场的作用日益减弱。2001年对境内个人投资者开放后,B股市场的辉煌昙花一现,目前已被严重边缘化,很多学者专家都认为B股市场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去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快速推进B股市场改革,近几年B股市场也相继出现了中集B、万科B等公司转板H股,以及浙能电力换股吸收合并东电B并在A股上市等案例,这些举措也让投资者对未来B股市场进一步改革充满期待。
另一方面,B股市场股价估值水平不算太高,加之市场容量较小,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出现大起大落。虽然去年以来股价稳步攀升,但整体涨幅还是小于A股,AB股差价进一步拉大。目前不少B股价格普遍只相当于其对应A股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价差并不逊于同时发行AH股的公司,前几天H股大涨的显然会对B股形成示范效应。
对于B股市场的未来的上涨空间,更多还是由投资者对B股前景的判断以及资金入市情况决定。由于B股市场没有扩容只有瘦身,目前300多亿美元的市值还不到A股的0.5%,如果后续有较多的资金入市,B股上涨仍将持续。当然从历史上看,B股“井喷”后既有持续性较强的行情,如2001年2月以及2007年5月连续多个涨停,也有2009年11月13日这种持续性不强的单日涨停行情。
投资者在参与B股行情时,除了关注AB股差价大小外,公司本身的投资价值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事实上公司质地优于沪市的深市B指前几年就创出历史新高,而上证B指仍距2007年的高位有一段距离,这充分说明长期投资更看重公司质量。因此,投资者宜尽可能选择那些盈利有增长空间、分红收益率较高、估值较低的品种,兼顾AB股差价因素,在合理的价格买入并中线持有。同时投资者也要注意市场的风险,历史上看B股短期大涨后也经常出现快速回落,随后陷入长期低迷,高位接盘的投资者一套就是多年。(本文发表于2015年4月13日《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