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明财经 |
分类: 股市杂谈 |
清明时节话投资
张 崎
说起“清明”,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清明节,历法上指太阳到达黄经15°时的日子。按现行公历,清明节在4月4日至6日中的一天,之所以叫“清明”,指的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清明通常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这个“气清景明”的日子为已逝的亲人和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个周末正值清明小长假,上海的天气又是风和日丽,正适合扫墓和踏青,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放松一下心情。
清和明也是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在绵延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因为固步自封和闭关锁国逐渐开始落后,而西方国家则通过文艺复兴和科技发展后来居上,并在100多年前用枪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从而掀开了中华文明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清明到来之际,我们不能忘记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让我们静静追思,深深缅怀这些先烈,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回到投资上来,以前清明节不放假的时候,股市“绿油油”一片,万绿丛中一点红,通常只有山西汾酒是涨的。为什么呢,杜牧有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那个少数庄家机构可以呼风唤雨操纵价格的时代,股票往往会因为一个概念、一个名称、一个代码而被炒作。清明节炒作山西杏花村汾酒公司的股票,“情人节”炒作酒店概念股,教师节炒作教育概念股,春节、国庆节炒作烟花股,各种奇怪的涨跌现象非常多。不少媒体股评也往往恶俗,建议投资者关注相关板块的表现,很多不明就里的投资者追涨杀跌忙的不亦乐乎,最终却亏蚀累累。
是什么原因使得平时耳清目明的我们在投资时却耳聋眼花呢?笔者认为,急功近利是关键。以这些年涨了很多倍的房地产来说,有多少人是今天买明天卖的?在买了房子到开发商交房的等待时间,到你入住的几年,并没有现金流入却定期地给银行利息,大家并无怨言。再如农民种植果树,从平整土地、开路挖沟、育苗除草施肥,可能整整忙了几年才能有收获,真正收支平衡还需要很久,但这也是赚钱无可避免的路径。投入资金,希望赚取合理的利润,这叫“投资”。凡是投资都有风险,风险是他们赚取比银行储蓄更高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但绝大部分的股票投资者都希望今天买进,明天就上涨,然后卖出获利。买房子、做事业可以等三五年,股票投资为什么等不得?
底部总在绝望中诞生,危机总会带来最好的机遇。也许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中国股市的机会在酝酿。投资者应该保持清明的头脑和敏锐的思路,在市场中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本文发表于2014年4月6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