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投资者为何难以战胜指数
(2013-12-23 08:52:28)
标签:
总结财经 |
分类: 股市杂谈 |
普通投资者为何难以战胜指数
张崎
日历翻剩没几页,转眼又是岁末。每年到了这个寒风凛冽的时候,商家就在门口摆放了巨大的圣诞树,打扮成圣诞老人的营业员向路人派发着小礼品,大家心里面也充满了暖意。
一年到头,每个人都会盘点下自己有多少收获,无论是职位的晋升、薪水的提高,还是知识的积累、财富的增值。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生活中其他方面确实如此,但对于投资却未必是这么回事。
今年股市“冰火两重天”,买主板蓝筹股的投资者普遍亏损,而炒作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的赚得盆满钵满。不过由于中小市值股票规模有限,且多为机构投资者集中持仓,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没有分享到这席“盛宴”。事实上即便是单边上涨的年景,获得正收益的投资者也不到半数,投资者很难改变“靠天吃饭”的尴尬。
股民跑输指数是正常的,即便专业机构也很难战胜指数。国内外统计显示,上涨行情指数能战胜90%以上的基金,震荡市基金表现较为分化,但也有八成基金跑输指数。今年不少重仓创业板股票的基金盈利出色,但投资蓝筹股和周期股的基金业绩就惨不忍睹。
投资人难以战胜指数的最大原因在于仓位控制不佳和频繁交易成本。很多人在上涨的时候谨慎,仓位很轻,到了高位唯恐“踏空”而追涨;有的人不追高,但下跌时过早抄底,真正到了低位又怕再跌而“割肉”。虽然股市并非“零和”游戏,但多数人热衷 “高抛低吸”,而非选择与企业共成长。在股价此消彼涨中或许能获得些许交易的快感,但交易成本往往会侵蚀本就菲薄的收益,还经常出现高买低卖增加损失。一买就套、一卖就涨,几次下来信心尽失,很多人就此不管不顾,结果股价一路下跌亏损急剧扩大,最终不可收拾。
还有一个问题是投资者盲目跟风炒作,听小道消息、追市场热点,这也是比较危险的。股市中有大量天生的卖方,“大小非”的成本决定了买方永远处于弱势地位。今年创业板“风光无限好”,但公司高管和“大小非”股东趁机套现逾千亿,一旦明年新股开闸,供求关系的改变很可能让“盛宴”成为“剩宴”。此外,内幕交易者的存在,是普通投资者被动的根源,而缺乏行之有效的投资方法,缺少对投资成败的不断总结,想要获得收益是很困难的。
一年到头,不妨做些总结,看看自己的投资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需要改进。股市作为财富再分配的场所,从来就不是所有人的提款机。就中国股市的现状而言,重融资、轻回报,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始终存在,普通投资者很难掌握正确的投资时点。选择一些看好的公司,在较低价格上采用定期定额投资的方式,有助于平滑投资成本,适合作为长期投资规划,值得大多数人参考。
(本文发表于2013年12月22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