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套利财经 |
分类: 股市杂谈 |
投资中要关注各种套利机会
张 崎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基于对未来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判断,加之人民币利率高于外币,有不少热钱流入中国进行套利。热钱套利的形式,一般是外汇通过虚假贸易形式流入中国,投资固定收益产品或实物资产,获得息差、资本收益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额外好处。
我们经常听到“套利”这个词,一般指的是某种实物或金融资产在同一或不同市场拥有两个或多个价格,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而获取利益。金融市场的套利,包含各种纠正市场价格或收益率的异常状况中获利的行动,通常涉及在某一市场(或金融工具)建立头寸,然后在另一市场(或金融工具)建立与先前头寸相抵消的头寸,在价格回归均衡水平后,所有头寸即可获利了结。
期货市场的套利交易主要有三种形式: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及跨品种套利。跨期套利是投资者对不同交割月份的商品(比如3月和6月期指)价格间的变动关系的预测和买卖;跨市套利是对不同交易所的同种商品(比如国内和国外的黄金)价格间的变动关系的预测和买卖;跨品种套利是投资者对相同交割月份的不同但相关商品(比如大豆和玉米)价格间的变动关系的预测和买卖。
套利交易风险小回报却比较稳定,主要是因为价差比价格更容易预测。我们知道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很难预测,牛市中行情会涨过头,熊市中价格会跌得离谱。套利交易不是直接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化,而是预测未来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价差变化。影响商品价格的供求关系是十分复杂的,而预测价差的变化则不必考虑所有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对大资金而言,如果单边重仓买入,会面临持仓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的不足;反之如果单边轻仓介入,虽可能降低风险,但其机会成本、时间成本也较高。因此整体而言,大资金以多空双向持仓介入期市,既可回避单边持仓所面临的风险,又可能获取较为稳定的回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买东西常常会货比三家,有品牌、质量、款式方面的原因,价格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在投资中,很多人往往会忽视这种比较和获利机会,最简单的例子是现在储蓄的收益率较低,有些人热衷买收益稍高的理财产品,但债券的收益率要高很多,流动性也好,很多人就不了解。也有一些投资者热衷于股市高抛低吸,但缺乏套利的概念。笔者认为,价格一般围绕价值波动,以较低价格买入,较高价格卖出,是天然的套利行为,但这个价值往往是变动的。如果是一个股票,受行业景气程度、公司经营业绩等因素影响;如果是其他实物资产,更多受生产者的平均成本和供求关系影响。
债券市场的套利交易,主要是通过回购实现的。通过正回购融资并买入债券,按照一定折算比例质押入库后再次正回购融资,然后再次买入债券并质押入库,继续正回购融资和买入债券,反复多次。只要回购融资成本低于债券收益率,就可以达到适当放大债券组合规模并获利的套利目标。当然杠杆操作也放大了风险,如果债券价格下跌,投资者在付出回购利息成本的同时,还会遭受数倍于债券价格下跌的损失。因此,投资者只有在判断债券到期收益率趋于下降(即债券价格上涨)时才可以运用这种杠杆操作方式,而债券本身流动性也是需要重视的指标,有些品种流动性比较差的买卖都比较困难。
套利交易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投资技术,并要尽可能考虑更多的因素,否则操作失当,套利不成变套牢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多做研究、勤于思考、谨慎操作。(本文发表于2013年5月26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