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蓝筹财经 |
分类: 股市杂谈 |
货币不会显著收紧 逢低配置蓝筹股
张 崎
近日统计局披露了4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4月CPI同比上涨2.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2.9%。另一方面,4月PPI同比下降2.6%,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8.2%,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4.8%,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5%。CPI和PPI同比 一升一降,环比情况也一样,4月CPI环比3月上升0.2%,PPI环比3月下降0.6%。
从数据看,4月CPI同比增速略高于预期,回升的主要是食品价格,但5月初以来鲜菜价格明显回落,预计5月CPI由于基数原因会比4月略高,但上半年整体应该在3%以内。4月PPI同比降幅略低于预期,环比继续下降0.6%,表明经济依然疲弱。目前市场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但通胀温和、工业品价格偏弱,经济复苏乏力,预计货币政策回归中性而不会显著收紧。
央行时隔17个月后重启了央票发行,周四发行100亿3个月期央票,招标价格99.28元,参考收益率为2.9089%。央行重新使用央票工具,主要是为了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利率基本稳定。今年以来外汇占款激增,前3月增量达到1.2万亿,而央行持有国债仅为1.5万亿,随着外汇占款进一步增长,通过正回购融资的质押物可能不足,央行必须启用央票来对冲外汇占款。当天央行还进行了370亿元的28天正回购,中标利率为2.75%。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略低于预期,但人民币持续升值,目前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利率均低于1%,而中国基准利率高达3%,套利热钱大量涌入使得人民币汇率虚高,外汇占款激增。在国内经济转型,短期难以降息的背景下,央行应对手段应考虑多样化,加大汇率波动幅度,增加套利热钱的风险。
央行的数据显示,截止到3月末广义货币已经超过100万亿,居民储蓄存款去年底就超过了40万亿,并且近20年来一直以每5年左右翻一番的速度在增加。虽然统计局披露的CPI不是太高,但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却下降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进行投资理财,尽可能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依然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目前存续期5年左右的信用债收益率基本都在7%以内,且大多向6.5%靠拢,虽然与类似期限的国债相比仍要高出3-4个百分点,但也要结合自己风险收益偏好合理选择。笔者认为,从配置的角度讲,当前可考虑逐步增加高分红的权益性资产投资。
近期股市呈现结构性差异,一些新兴产业小市值股票在资金推动下持续大涨,而那些业绩增长平稳、市盈率较低、分红收益率超过存款利率的权益性品种表现平平。小市值个股累积涨幅过大消耗了市场较多资金,估值泡沫也较为严重,如果未来业绩增长不达预期、IPO重新启动,以及限售股解禁后集中减持,都有可能导致板块出现整体下挫;而那些估值便宜分红不错的大市值股票尽管暂时表现沉闷,却提供了逢低参与的机会。(本文发表于2013年5月12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