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出路财经 |
分类: B股沉浮 |
B股的出路应该是多元化的
张 崎
近日,中集集团B股转H股事宜接近尾声,证监会和港交所均已经批准,现金选择权申报正在进行中,预计最快下周B股即可转换为H股上市。若此方案顺利完成,中集集团将开创国内资本市场A+B转A+H先河。不过,从B股公司自身的业务实力、大股东的资金实力等方面考虑,中集B转H的案例并不具备广泛的示范效应。B股转H股比较适合有国际业务背景、有外汇收入,并且股东多为境外投资者的B股企业。
B股企业的出路,应该是多元化的。今年7月初新版退市制度发布后,由闽灿坤B因“股价持续低于面值”引发了B股市场退市大讨论,也同时掀起了B股公司寻找出路的一轮高潮。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08家B股公司,业务基本都在国内、股东构成多为国内投资者,此类公司目前占到全部B股公司的七成以上,这类企业采取“增发A股,回购B股”或者直接B股转A股的途径也许更合适。很多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国内市场股价较低,解决B股历史问题已出现最佳时机。
新城B股的控股方通过以自身商业地产业务和持有的新城B股股权另立新城发展公司,在港交所招股,招股价最终确定在1.45港元,募集近20亿港元,发行市盈率在6倍左右。公司借壳上市10年来业绩持续增长,净利润从几千万元增加到十多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30%,近8年来通过股本扩张和现金分红方式交替回报投资者,但限于国内B股及房地产政策始终无法进行股权性融资。此次通过“曲线救国”方式绕道香港上市,是否会影响到B股未来的发展呢?之前新城B股逆市大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的担心,但亦有分析认为不排除港股定价前故意打压B股,以便财务投资者以更低的价格认购港股。也有投资者至今尚误以为是新城B股与伊泰B股类似发行H股,价格甚为低廉。其实这是两个公司,股本也相差很大,目前B股权益在港股里面贡献了85%的收入和利润,按照港股招股价格下限推断的新城B股价值当在1美元左右。由于B股对港股公司的贡献很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城B股的业务加强更有利于控股股东的价值实现。
白酒塑化剂事件重创了酒类板块,B股里面的古井贡B亦受波及。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肉、农药残留葡萄酒、毒胶囊药,再到塑化剂白酒,不断地拷问着经营者的良心和消费者的神经,而资本市场更是一次次受到冲击。笔者也在犹豫,是否要将食品和药品股票调出备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