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分红股票财经 |
分类: 债市经纬 |
高分红的股票投资价值不亚于债券
张 崎
10月下旬信用债受获利回吐因素影响略有调整,但上周后期以来债市整体表现稳健,再度出现回升,部分品种创出新高,市场资金成本下降以及更多追逐固定收益的资金纷纷涌入债市,收益率水平有所下降。
去年10月以来,多数信用债经历了一波大跌后快速回升,并在今年初进入稳步上升趋势,虽然7月份以后受获利回吐影响调整了一段时间,但近两个月来信用债再度回升,不少存续期5年出头的债券收益率下降了40-50个基点,那些前期已经除息、税前收益率在7%以上的品种表现出色,市场交投也颇为活跃。
近期披露的经济数据显示,9月CPI为1.9%,PPI为-3.6%,通胀继续保持温和水平,但工业品价格依然有所下降。CPI已经持续多月低于存款基准利率,未来随着物价涨幅进一步得到控制,央行仍有降息可能,长期看对于债市有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前三季度GDP为35.348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三季度增长7.4%,环比看三季度增长2.2%;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9.2%,也好于8月同比增8.9%的数据。周四披露的10月PMI为50.2%,比9月回升0.4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之上,表明制造业生产保持增长,且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央行货币政策有所转向,连续通过巨额逆回购释放流动性,市场资金相对充裕。
目前存续期3-5年的国债品种收益率约3%,10年期品种收益率约3.5%,与1年期存款利率相比优势不大;而不少存续期5年以内的企业债税后收益率在5%以上,比存款基准利率高出2-3个百分点,对投资者仍有一定吸引力。此外,股市依然处于底部区域徘徊,投资者在资产组合中也可以适当增加权益类品种的配置。近期不少经营业绩不错的银行股和公用事业股跌至净资产附近,有好几十家公司分红收益率超过存款基准利率。经营业绩和分红比率稳定的企业具有不亚于债券的投资价值,在股市行情转暖的时候,持有这些股票可获得远远高于债券的投资回报。
笔者多年观察,股票和债券走势呈现较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只有极个别年份(如去年)会出现“股债双熊”的特点。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均衡配置债券和股票的仓位,起到“削峰填谷、以丰补歉”的效果。(本文发表于2012年11月9日《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