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宽松财经 |
分类: 股市杂谈 |
宽松措施或令股市逐步回暖
张 崎
近期欧美相继出台一些宽松措施,以避免债务危机升级、刺激经济复苏。本周先是德国宪法法院有条件通过欧洲稳定机制(ESM),接着是美联储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QE3),引起全球金融市场较大的波动。
ESM是欧盟立法通过的一个永久性机制,由欧元区各国按照其在欧央行的股本比例出资,在一级和二级国债市场购买国债,向危机国政府或金融部门提供援助性贷款或其他融资。ESM的规模约8000亿欧元,目前已经确定80%的出资额,德国出资额约占四分之一。扣除之前欧洲央行提供给希腊、西班牙等国约3000亿欧元的贷款,ESM还能贷款约5000亿欧元。
ESM机制能否有效化解欧洲债务危机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从金融市场的表现看,前期疲软的欧元汇率出现回升,一些深陷泥潭的债务国的债券收益率明显下降,股市也大幅上涨,希腊股市6月以来涨幅逾60%,西班牙股市涨幅亦超过三成,似乎投资者对欧债得到解决颇为乐观。
美联储推出的QE3,主要是以购买抵押贷款债券为主,每月购买400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以增加宽松程度。美联储没有说明总规模和期限,并将继续执行此前卖短期国债、买长期国债的“扭转操作”,同时继续把联储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设在零到0.25%之间,预期该超低利率的水平将会确保被维持到2015年年中。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QE3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促进就业,如果经济形势不见好转,美联储将继续执行债券购买计划。他认为,美联储推动的新措施能够对促进经济复苏有利。
购买MBS会降低其与国债的利差和融资成本,对地产市场形成扶持:刺激新屋、成屋销售,拉动地产投资;另一方面,房价反弹,使得居民资产升值,利于消费。
如果美联储这轮QE3延续到2015年,总规模可达万亿美元。投资者对美联储的相关措施感到十分振奋,当天的金融市场被注入了“强心针”。黄金、原油价格大涨,而股市主要指数也创出四年多来新高,当然由于美元大量“注水”,前期强势的美元汇率回软。
短期来看,由于全球经济同步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各国影响不大,但中长期看各国经济复苏节奏差异,对于农产品、原油进口依存度不同、资本流动趋向变化均可能推高新兴市场通胀,也将在一定程度对于货币政策宽松形成制约。
近期国内股市也有所回升,但由于8月经济数据不达预期,指数上涨幅度有限,国防军工、水泥、工程机械、有色金属板块在事件驱动下表现较强。预计随着政府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低迷较久的股市可能逐步回暖,交易性机会也会增加。(本文发表于2012年9月16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