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悲观失望时应抄底买入

(2012-06-04 08:31:17)
标签:

抄底

财经

分类: 股市杂谈

市场悲观失望时应抄底买入

张崎

近期国际和国内的部分经济学家纷纷在讨论世界经济是否将进入滞胀,滞胀一般指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地说就是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

就海外情况看,确实有这种苗头。2008年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各国政府纷纷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尤以美联储两次实行量化宽松政策(QE)为代表。大规模地印钞行为给货币注入了水分,试图以这种方式来救助陷入衰退泥潭的经济,长期看将产生不良后果。虽然过去年部分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出现好转,但通胀压力也随之而来,大宗商品价格纷纷走高,成本推动物价上升,并通过劳动力要素价格上涨进一步反映到物价上面。一些欧洲国家在经济尚未转好的情况下又出现了新的债务危机,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衰退,全球经济面临“二次探底”。

相对来说,中国的情况要好一些,尽管从近期披露的宏观数据看,国内经济增长连续五个季度减速,但预计全年增速仍有望保持在8%左右。当前对经济影响比较大的一是消费不振,二是出口和投资增速下降,此外虽然CPI去年7月以来逐步下落,但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始终保持较高涨幅。

央行去年底以来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了较多的流动性,但实体投资意愿不足。在这种背景下,政府近期出手,“及时适时预调微调”,一方面要着力扩大内需,通过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抓紧落实节能产品补贴、继续支持家电下乡、扩大建材下乡试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事实,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项目,并通过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同时,妥善处理地方政府性债务,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继续支持有还款能力的项目,避免资金链断裂。

笔者认为,未来央行货币政策仍将保持适度放松,继续降低存准率,如果通胀率明显回落,也可能适时下调利率。总体来看,近期美元汇率回升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下挫,而调整经济结构、打通物流环节也有利于平抑物价,但可能要较长时期才会见效。

近期持续上涨了年多的欧美股市开始回落,国内市场也有所调整,投资者担忧企业盈利下滑伴随着股票估值下降,演绎惨烈的“戴维斯双杀”。从盘面看,很多没有业绩支持的股票普遍遭到抛售,部分品种跌幅较大。不过笔者认为投资者不必过于悲观,上市公司2012年盈利增速即使下调至5%(历史上看除个别年份,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均高于GDP增速),市场整体的动态市盈率不到13倍,估值水平低于2005 998 点和2008 1664点。当然,估值的修复还需要等待预期的好转,在经济探底信号出现后股市很可能会有不错的表现。以笔者多年的经验来看,在市场普遍感到悲观失望的情况下,往往就是抄底买入的时机。(本文发表于2012年6月3日《文汇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