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贬值财经 |
分类: 股市杂谈 |
从货币的贬值看投资的必要
张 崎
8月15日对中国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65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的正义力量一道战胜了日本法西斯(二战正式结束则以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为标志)。39年前的8月15日同样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二战后维系了数十年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轰然倒塌,美国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转为汇率自由浮动。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世界银行集团的一部分),中国是这两个组织的创始国之一。IMF和IBRD连同之后缔结的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一起,在二战后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运转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没有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塌而停顿。
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它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但这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发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从最高峰时候的7亿盎司下降了近三分之二,已无法支撑世界各国政府以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比价,被迫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同时汇率自由浮动。从那时起,美元对黄金、对其他主要货币大致处于持续贬值状态。1971年以来,美元对黄金贬值了34倍,对日元贬值了近4倍。
除了单位货币兑换外国货币价格下降外,在纸币发行的制度下如果货币发行量超过需求量,引起通货膨胀而导致的纸币价值下降,也称为货币贬值。以我国为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10年来大概增长了20%多,而笔者实际感受同样不包含房价的货币购买力下降了约一半。另一个数据也可以提供佐证,10年里我国货币总量的增长大概在4倍左右,同期国民经济增速约为2倍。
应对通胀的主要方法是投资,古代就有“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的说法。近年来,我国居民投资渠道逐步扩大,从传统的储蓄、债券,到银行理财产品、基金、股票;有经济实力的人投资房地产、黄金、古董等等。总之,投资之道在于不断学习提高,既要持之以恒,也要量力而行。(本文发表于2010年8月15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