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 花城广州的白云山深处,有一让人遐想的桃花涧。三年前的春天,我们仨慕名初探,几经询路周折和翻山越岭,我们仨第一次踏足这个宛若五柳先生笔下世外桃源的桃花涧。初入桃花涧,游人攘攘,桃花漫漫,山涧潺潺,桃在涧边开,涧在花阵流,人在画中游,好一幅桃源醉美春游图~
摄影/鱼非子
华子
题字/非子
初探之后,我们就有了“三顾桃花涧”的念头,不久后就再次造访,而“第三顾”却在每年的春暖花开中一拖再拖,直到今年的春天,我们才第三次光顾桃之夭夭的桃花涧。好在桃花年年花相似,三年再顾依旧红。如果换是当年刘关张三顾茅庐也花三年,估计三国演义的黄花菜早凉了哈~
闲话少说,就来看图说说我们的三顾桃花涧~
桃花寻记
鱼非子摄影撰文并书
点击看大图
三年前初探桃花涧时,拍摄了上面的桃花涧长卷。想起桃涧中碑刻的陶公《桃花源记》,非子便步其文路写下了《桃花寻记》,录寻桃周折;并挥笔墨涂之于上,聊以自娱。全文如下:
辛卯元末[1] ,我仨人[2]寻桃为乐。缘车行,忘路之远近。忽至同和路[3]
,夹街数百步,全无桃树,车水马龙,行人纷纷。我仨甚异之,复前行,欲寻其路[4] 。
路转岔口,便得一街。街有小巷,仿佛若有光。便趋步,从巷入。初极宽,可通车。复行数十步,犹入羊肠。土地陡窄,屋舍参差。无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众巷交错,鸡犬相闻。其中往来上下,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嬉戏弄儿[5]
,并怡然自乐。
见老人,乃探路,问欲何往,具答之。便邀同行,登山取水作食[6]
。途中询咨老人,有问必答。自云先世早年南迁,率妻子邑人来此仙境,不复出焉,遂与云山为邻。问桃涧何处,乃明珠楼畔,翻山为近[7]
。我仨一一为具言所闻,皆欣喜。老人又言入口收费,皆对外人[8]
。入山门,辞去。此老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入,得其径,便携向路,处处摄之。及涧口,诣妮子,说如此。妮子即遣购糕而往[9] ,寻花所艳,遂迷,不知有路。
南粤鱼非子,闲摄者也,因之,欣然寻桃。未晴,天不爽, 后遂有三顾者[10] 。
[注]
………………………………………………………………………………………………………………………
[1]
公元2011年2月27日,周日,农历辛卯元月廿五
[2]
我仨人:非子、华子、妮子
[3]
出发前“摆渡”了一下地图,直指“同和路”为捷径
[4]
在同和路连询数人,竟不知有“桃花涧”,后问得一妇人:从对面小巷七弯八拐可入白云山,翻山可达。
[5]
有儿辈打闹嬉戏,有父辈含饴弄儿
[6]
小巷四通八达,在岔路见一老伯肩挑空瓶,上前问路,老伯说他正要上白云山取水,同行即可
[7]
老伯说,桃花涧就在明珠楼旁,从此翻山过去最近
[8]
老伯说,入口处有小门,周六、日有人看守,外人需购票而入,本村民则免
[9]
来到桃花涧门口(如下图),请示妮子同学:进去看看吧。妮子批示:先吃雪糕,再入桃涧
[10]
当日阴天,利徒步行山,拍摄则欠爽,因而拟择日再光顾,便有了“三顾桃涧”……
………………………………………………………………………………………………………………………

[1]
还未入桃花涧,隔着围栏,桃之夭夭就扑眼而来~

[2]
踏入桃花涧,桃粉花红扑面而开~

[3]
桃花涧依山而设,桃花烂漫,涧流飞白~

[4]
清流顺涧而下,牛卧桃涧,牧童横吹~

[5]
山涧流傍,桃花招展,游人如织~

[6]
人赏桃花闹,桃映山涧红~

[7] 桃花涧边艳,人在画中游~

[8] 涧清映桃夭,人入涧里游~

[9] 桃影水中荡,人影涧中摇~

[10] 桃在涧边开,人在涧中游~

[11]
山涧桃花相映红,游人如织醉春风~

[12] 桃红引鱼动,花幻映涧红~

[13] 桃花漫漫,游人熙熙~

[14] 众桃争芳,众人争赏~

[15]
陶渊明《桃花源记》碑刻为桃花涧添古韵传奇~

[16] 一丛桃花艳,千古桃花源~

[17] 数枝斜弄,百花争宠~

[18] 一枝横斜,万朵争放~

[19] 绿影相扶,一朵独芳~

[20] 众瓣争宠,一蜂独忙~

[21] 花瓣落尽,花骨犹香~

[22]
桃花满眼,游人熙攘,一人打光,众人争赏~

[23] 桃粉枝头俏,桃间稚童笑~

[24] 桃红花点点,游人影双双~

[25] 移步桃花阵,人面相映红~

[26] 桃前人烂漫,人后桃缤纷~

[27]
粉桃假果捧场,红孩击鼓鸣春~

[28] 小小相机记录桃影春色~

[29] 长枪短炮摄录涧白桃红~

[30]
发烧友聚焦人面桃花相映红~

[31] 山上山下,桃影丛丛~

[32] 花前树后,人影蒙胧~

[33] 桃涧竹影,游人戏春~

[34]
山涧清流桃相映,天光云影共徘徊~

[35] 一涧桃花幻,一树玉堂春~

[36]
一朵玉堂春,万点桃花红~

桃花寻记
鱼非子摄影撰文并书
点击看大图
三年前的3月12日,植树节,我们仨的博园正式开耕,在之后的博园交流中,陆续有博友表示:开博之初写博热情都高涨,但能持续坚持一年的博友并不太多,能“熬”到两三年的更少之又少。今天,又逢植树节,不少老博友已好久不见,在此,和新老博友们说一声:我们开博三年了哈~
三年前,我们开博之后的首篇博文就是春游桃花涧,转眼三年逢三月,续说三人三顾桃花涧,聊作我们开博三年的一点记录与记念~
三月开博花正红,三人寻桃山涧中。三年重游博三岁,三顾桃涧谢春风。
借此表达谢意,谢谢旧雨新知一路相伴和鼓励,谢谢博客知名及不知名编辑、博乐的鼓励与支持~

--------------------------------------------------------------------------------------
开博三周年,也打印个博客卡,盖上纪念印戳存记吧~
过去一年,新开博栏一个:【仨行四方】,写博50篇,平均约一周一篇,不勤快,也不算太懒哈~
--------------------------------------------------------------------------------------
因事一段时间未博,问好并祝福各位博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