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摄影旅游文字光孝寺鱼非子 |
分类: 【行摄广州】 |
[封面]
光孝寺,岭南第一名刹,其中最著名的传奇是:一代禅宗惠能大师于一千三百多年前在这里以“风幡论辩”展露峥嵘,并在菩提树下削发受戒,开辟佛教南宗,称“禅宗六祖”,为光孝寺增添了不朽的光彩,光孝寺也因此声名远播,香火连绵,善信潮涌~
羊城千年古刹的光孝寺,平日里去过几次,可见香客陆续,知其佛名广传。之前,香火鼎盛只是见诸文字描述,未有亲眼体验,人潮如涌也只在商业或旅游区见过。直到有一次光孝寺的义工告知,初一和十五,这里就会香客如云。于是,非子就带着镜头去见证了这人头攒动、善客如涌、信众如潮的佛门盛况~
[1] 大约早上九点,各路善信从四面八方纷纷踏足光孝寺山门~
[3] 光孝寺山门两侧有威武神像,信众入门前皆事左右参拜,本不宽大的佛门一时成入寺瓶颈~
[4] 夹在香客信众人群中缓缓移步进入光孝寺前庭,只见眼前人头涌涌~
[5] 前庭的大香鼎前,人头攒动,信众高举着香、人挨着人等着上前奉香~
[6] 大雄宝殿前方,善信如潮,古榕之下,香雾缭绕~
[7] 香炉前挤满等待插香的信众,有的绕到香炉后面,有的就在远处朝大雄宝殿方向施礼~
[8] 镜头转到光孝寺右侧的鼓楼前,这里只奉香,不烧香,善信逐排上前祈福后转场~
[9] 鼓楼内坐满信众正在颂经~
[10] 鼓楼外的后廊,一位长者正随着鼓楼内的声音一起念经,背景依稀可见人头点点~
[11] 鼓楼侧廊有不同的信众一起颂经,不管白发黑发,不管坐着站着,都一脸虔诚~
[12] 也有信众站在鼓楼台阶下绿丛旁合着楼内传出的颂经节奏静心念经,全然不顾一旁信众的喧嚣~
[13] 透过鼓楼的栅窗,能看到楼内信众正在诵念的经文~
[14] 大雄宝殿前,男女老幼正在参拜行礼或等着施礼拜佛~
[15] 大雄宝殿正中挤满上香供奉的善信,有些信众就到一旁行礼,或奉香油钱~
[17] 光孝寺内供参拜上香的地方有近十处,善信们携香或供品逐处参拜,转场人流熙熙~
[18] 光孝寺左侧的钟楼前,人影散乱,信众或事参拜,或往卧佛堂~
[20] 钟楼前善信如流,信众多行拜礼,或供诚香,或奉紫莲~
[21] 古树之下,卧佛堂前的高阶之下,即可望见堂前信众济济~
[22] 上到卧佛堂前阶,挤排着一片等待奉香参拜的善信~
[23] 不知是否因为正门人多不堪等待,善信们就绕行卧佛堂行祈福礼~
[24] 古菩提旁的六祖堂前更是烧香参拜重地,香客如云~
[25] 大雄宝殿与祖堂之间这千年古菩提,不单见证了六祖惠能的削发受戒,也俯览了这如潮的香客~
[26] 这洋美女也穿行在如潮的善信中,她的小镜头也对准了千年古菩提~
[27] 供奉一代禅宗惠能大师的六祖殿前男女老幼信众如流~
[28] 大雄宝殿的后院也成了善信的参拜宝地,有点向佛主“走后门”的味道~
[29] 在古菩提与诃子树之间的瘗发塔,乃六祖的藏发之塔,这里成了善信的参拜圣地,人流如鲫~
[30] 善信双手合香,排队顺时针绕行瘗发塔一圈行礼,信众圈圏不息~
[31] 在瘗发塔绕行的善信中不时会有如此外国面孔,颇有学者风范~
[32] 行走间不时举起相机,这仪态与前后相眏似有些禅机~
[33] 一般善信在瘗发塔绕行一周就转场,而这洋人却随参拜的人群绕行一圈又一圈~
[34]
[35] 这些鱼儿接受佛礼之后由信众搬上小车,并接受如潮信众的目送礼~
[36] 这些接受了高僧善信祈福的鱼儿将被运送到珠江特定的河段放生~
[37] 偶尔会遇上红袈裟穿行于信众人群中~
[38] 南海观音堂前可见飘渺迷漫的香火和虔诚的善信~
[39] 观音堂前插满了早时信众供奉的紫莲,工作人员不时清理,为后来者腾出供奉的位置~

[41] 铁塔上的尊尊铁佛静静地接受善信们的缭绕香火的供奉~
[42] 即使不能挤到佛塔跟前,在善信人群中静心合十也能一了虔诚的心愿~
[43] 小帅哥趴抱在爷爷的怀中,看着这香火缭绕、人流如潮的景象似乎也若有所思:佛是什么呢~
[44] 望着这善信如潮的场景,老外举起相机定着好象也若有所思:谁能说中国人没信仰呢~
[45] 中午时分,光孝寺东院放生池四周排满了买斋饭的信众,能坐不能坐的地方都坐满吃斋的人们~
[46] 绕过放生池再七弯八拐才到买斋饭的地方~
[47] 斋堂前善信义工帮助打饭忙得不亦乐乎~
[48] 斋堂后各种义工还在忙碌着削瓜切菜做饭~
[49] 古榕之下,信众茫茫,古刹之内,善信如潮~
[50] 阳光透过古榕泛出五彩如佛光普照,光耀古寺,福祐八方~
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著名佛学大师星云大师,11月到广东开讲,对于烧香拜佛,星云大师如是说:“念佛,信佛,拜佛,烧香,磕头都没必要,人做好了佛就做好了。最重要行佛,要行慈悲,要行无物,不要执着,不要计较,要行仁慈,要行仁爱,要行智慧,心中有佛性!”
香火鼎盛、善信如潮是一种景观,也是一种气场。信众不断地烧香奉莲,工作人员不断熄香火弃紫莲于垃圾车,不但浪费也极不环保,佛祖慈悲有知,定然也会反对如此香绕道场,正如星云大师所言,佛祖或更希望信众上心香一柱,奉禅行佛,善植于心,信奉于行,如此之善、信如潮方是佛门之福、善信之福、社会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