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墨涂鸦》序

标签:
序书法涂鸦吟墨弄墨我们仨华子妮子鱼非子杂谈 |
分类: 【吟墨涂鸦】 |
开个《吟墨涂鸦》的辑子,记录些我们仨的习书涂鸦之类,写个序交代一下……
妮子习书“吟墨斋”,父非子题记之
没有专门考究过,不知从什么年代起,舞文弄墨的开始流行给自己起个号什么的,再弄个什么斋、轩、居、庐,或是院、舍、阁、堂的,一个人有了号或斋什么的,感觉一下子就风雅了许多。既然历代那么多文人雅士好这个,而且流行至今长盛不衰,这多少说明了一些东西,如此的风雅我们也不妨附一下,我仨就起个“吟墨斋”吧。
非子以“吟墨涂鸦”藏头打油,并涂以记之
吟,吟诵、吟唱的吟,一般会想起吟诗作对的情景,感觉是文人骚客才干的事,属雅举。
墨,翰墨、黑香之墨,容易联想到笔飞墨舞之意境,感觉也是墨客骚人的雅集之类。
吟墨?诗词可吟,笔墨能吟否?这个尚未知,印象中,古人未有“吟墨”之说,但“摆渡”一下就知道,“吟墨”并不是非子独唱。感觉上,墨能吟出些诗情画意应该是笔墨书画的极高境界,翰逸神飞可能就是指这个层次。
与“吟墨”境界遥相呼应的另一极应该就叫“涂鸦”了。其实,吟墨与涂鸦就一线之差,却有天壤之别,这根线的粗细、位置与划法,在不同高人的心中、手上的差别是蛮大的,有鉴于此,弄墨这玩意就归队于“艺术”了。
华子所书“吟墨斋”
涂鸦总是很近,吟墨总是很远。如果临池功夫够深,加上巧合机缘,吟墨与涂鸦就会很近很近,甚至涂鸦即吟墨,吟墨即涂鸦,这估计就是弄墨大家所达的最高境界……这种奢望的境界我们仨真没想过有,将来也不能刻意有。
我们仨就行走在从涂鸦到吟墨的路上,有起点、没终点地闲享在路上的墨趣,有空临点什么,写点什么或涂些什么,新痕也行,旧墨也罢,辑作《吟墨涂鸦》,算是我们仨在路上留下的一点印记,也算是对吟墨的一种朝圣。如果有一天,我仨也勤快有加,涂得水尽墨枯、鸦飞凤舞的,估计天上就真该掉馅饼了。
非子以“吟墨涂鸦”藏头打油嘲曰:
吟诗作赋本无暇,墨色四溅妮非华[注:妮非华:既可指我们仨,妮子、非子、华子,也可解作妮子非华子。]
涂尽砚池三千瓢,鸦飞枝头笔生花。
非子再涂“吟墨涂鸦”藏头打油:吟诗作赋本无暇,墨色四溅妮非华;涂尽砚池三千瓢,鸦飞枝头笔生花。
这个也可以是序。
………………………………………………………………………………………………………………………………
又:关于我们仨的“文房四草”
玩笔弄墨者都知道,纸笔墨砚的选择直接影响吟墨涂鸦的效果,故古称之为文房四宝。
历史上,“文房四宝”有所特指,所指之物亦历时有变。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有些博友的墨作专门标注所用的四宝,那些上好的纸、笔、墨、砚让人惊羡。我们仨偶尔才习字涂鸦,对纸、笔、墨、砚就比较潦草,没什么太多讲究,基本上算“文房四草”——
非子所涂“吟墨斋”
纸:偶用用普通的宣纸,信手都是些旧报纸\书写纸、打印纸等,近来多用带孔打印纸,电子化时代,打印机当废品给人收了,之前所备的打印纸就笔墨侍候了。
笔:一般是普通的狼毫或兼毫,写岔涂秃了再换几枝;
墨:一得阁或中华,用完再买几瓶,有时在小店买到假冒的;
砚:因为不磨墨了,砚台就赖在柜里,懒得拿出来占地方,放个小瓷碟了事,用后方便清洗;
我仨这“文房四草”,也算是物尽其用、低碳涂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