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中巡赛的报名

(2009-05-05 15:52:17)
标签:

高尔夫

中巡赛

报名资格

体育

    今年的中巡赛特别牵动我们做家长的心——因为首次启动了资格赛(Monday Qualify)政策,专门为哪些没有参赛资格的选手提供争取资格的机会,这让我们看到了主办方和高球组织更加开放的一种态度。但本来的一件好事,却又平添了我们的烦恼,因为资格赛明确规定:16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差点为10以下的女性都可以报名参加,包括职业教练和业余球员。而我们这些跃跃欲试的家长的孩子,也都才13、14岁。

    名是报上去了,但一直没有接到来自主办方确切的消息,到底会不会放宽让这帮丫头去见识“世界”,也就一直牵着我们的心。

    从我们的考虑,理由很简单:一是现在的全国青少年比赛,13——14岁的B组与15—17岁的A组打的都是白T,但成绩基本上都是B组的孩子更胜一筹,从能力上说,既然16岁能报名打,为什么14—15岁的就不给报呢?二是去年同样的职业赛(东方名人赛),12岁阎箐就两次参赛两次获得晋级,锻炼的效果显而易见。

    只是,我们摸不透,今年中巡赛设置资格赛,是从推动青少年高尔夫考虑,还是为了业余(成人)面的普及,如是一,则应该按中国青少年的实际发展状况放宽对年龄的限制,如是二,那么我们做家长就应该安安心心地让孩子打她该打的比赛……

    如此,也就生出了我们无端的烦恼,而这种烦脑也恰恰反映出我们一向的困惑,即在中国、在现阶段到底怎么样去培养孩子。听说,美国的青少年比赛是不鼓励青少年跳组比赛的……也听说,美国的LPGA必须年满18岁才能去考资格……这都让我很自然地与运动规律、科学培养联想起来。几年走下来,我们从“高尔夫球盲”慢慢成长,但显然孩子的成长速度已远远超越了我们的认知水平,我们已给不了她“规划”、“系统”的东西,我们有的只是一腔热情,这种热情包括了为她争取更多的比赛机会——这就是我对中巡赛特有的一种情结,但不管怎么样,中巡赛还是要看的,孩子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下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