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震灾区的救助与重建需要有系统性
(2009-05-11 21:18:27)
标签:
千里草地震重建系统性北川中学付秀银建筑结构低成本简陋代价伊朗杂谈 |
分类: 汶川地震 |
对地震灾区的救助与重建需要有系统性
1、重建工作的系统性—兼顾细节:
5月2日媒体采访北川中学的付秀银老师(http://news.sina.com.cn/c/2009-05-06/000417750759.shtml),他告慰记者“我们这边新学校5月12号就举行奠基仪式了,明年的5月12号就完工了。”
细心的主持人问:“包括教职工住宅区?”
付老师:“这个好象不包括,不过这个问题可能会解决吧,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把它提上议事日程。不过我们校长说,这个大家也不要太担心,回去上课肯定要有地方住……”
看到这里,千里草想:对于北川中学的重建工程,有可能将教师还有学生宿舍这一关键要素(因为资金)给忽略了,试问在旷日恶劣的生活环境下,老师们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抚育经历创伤的孩子们?
再进一步,对于北川中学这样关注度重中之重的学校的重建,都可能出现系统性确实的问题,那么百废待兴的其他地区、偏远地区的重建,更是令人担忧。
灾区的重建是系统工程,希望有关部门在家园重建的设计、资源配置上要系统性考量,不能顾此失彼,表面文章做好了,却忽略了以人文本的重建宗旨。
2、重建不能无视血的代价:
本人单位的志愿者赴川,痛心地看到,重建的房屋依然没有汲取地震血的教训,建筑结构的简陋依然如故:
“当我亲身走入灾区,看到那些危楼和废墟的时候,我感到地震的破坏力是相对有限的。抛开那些因为山体移动被掩埋的村庄无法救助外,很多城市也伤亡惨重。这就和建筑质量太差关系密切。遗憾的是,当我们再次前往灾区,看到灾民重建的房屋,依然结构和过去一样,很浅甚至没有地基,砖垒墙。如果地震再次发生,那么惨剧会再度上演。大家都知道地震无法预测,抗震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建筑物建筑坚固,或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抵消地震应力的破坏……。”
我们为什么不能召唤更多的专业人士,研究各类建筑更好的建筑结构和方法,低成本、高效率、高抗震安全度地指导百姓重建家园?为什么2003年底伊朗大地震后,工程技术人员就能够通过研究和创新,以简单易行的方式帮助百姓低成本地重建安全的房屋(汶川地震后电视台介绍过伊朗地震及重建),我们就做不到位?
我们需要系统性地整合资源,统筹安排重建,否则,我们如何面对那八万多逝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