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十年奶奶
十年奶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107
  • 关注人气:4,6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一)

(2008-06-13 07:54:27)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汶川

地震

纪实

照片

十年奶奶

人民公摄

杂谈

分类: 第三只眼
图片已被页面自动缩小,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一)

 

救援、灾民,以及记者

他们在逆境(光)中雄起

如果那些刚被从废墟中的救出人们可以睁眼看世界的话

这也是他们所能看到的第一个画面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e130c01009qqf.html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e130c01009r6z.html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e130c01009rle.html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e130c01009rzg.html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e130c01009sdc.html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e130c01009sr1.html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

起了这个名字,是因为我的父母。

我的父亲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交五处,他进了文工团。在他工作的第一年里,他在若干个地方演出,这些地方是:汶川、映秀、漩口。

母亲对我说,攒点钱买房子,我们也给你凑点。我说算了,靠你们节衣缩食省出来那点钱,在上海买不到十个平方。痛快点过日子吧,买不起,咱就租,想住哪住哪。于是始终不愿意坐车的父亲,在他60岁这一年,终于开始了和母亲的第一次旅游。

因为工作,我没能陪着他们。他们去了唐山,去看望我多年没见的四姑、五姑,然后他们去了北京,终于看到了故宫。但是依然没能当成好汉。

他们返沪的火车将于18日晚到达,但是在前一天我接到了任务:提前进驻珠峰大本营,采访圣火登顶。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变故,道路在天堂和地域之间出现了分岔。

父亲后来跟我说,他们是准备10号回到成都,当年在交五处的朋友,会在12日带着他们再去汶川、映秀、漩口。去那些村落里,看看他最初工作过的地方。但是他们没有,因为父亲要等着我回来。

 

地震的时候,我刚刚从楼下大堂拿了外卖,我走进了电梯,按下了18楼。在10楼的时候,电梯停了一下,有人下去。在这个时候我听到从楼层里传来了嘈杂的声音,当电梯门重新关上的时候,电梯井里传来了咣当咣当的声音。

“怎么这个时候施工?干!”我的粗鲁让周围的人都看着我。

电梯继续往上走去。

“有点晃,这破电梯又坏了?”集团大楼里的电梯经常非常少,而且经常处于维修状态。还发生过有人被困在里面的事。我不怕,因为我手里拿着外卖,困里面我也不饿。

电梯终于在18楼停了下来,我迈出右脚,踩上楼面。我总是先迈出我的右脚。

于是我感觉我的脚下开始晃动。

看着仅剩不多的人依然在跑向楼梯,我终于意识到:地震了。

于是我冲回了我的座位,拿起了我的摄影包,从最方便的侧包里摸出了GX100,在跑动中开始了我关于地震的第一张拍摄。然后我站在了楼梯间里,一个尽量不会影响撤离的位置,开始拍摄那些惊慌的脸。

他们用手挡着脸说:别拍,今天没化妆。

 

5分钟之后,敏感的新闻单位首先得到了成都西北70公里处发生了7.8级地震的消息。在这个时候,我才第一次听到了汶川这个名字。

我不关心汶川的具体位置,但是我知道那是在四川。是我的老家。

我还知道,唐山大地震也没到8级。

于是在地震发生后的10分钟内,我已经向两位副总提出了马上出发的申请——尽管我知道这样很不好,我并不是一个国内部记者。

 

但是有关方面的禁行通知却让我没能在第一时间赶赴汶川。其实那天也去不了——双流机场在当天晚上6时恢复运行以后采取了只进不出的原则。我所知道的是,包括新华社、南周的很多记者,都是在当晚取道重庆,包车前往成都。

 

在和父母通话时,他们问:“什么?地震?我们在睡觉,不知道。”他们正在我上海的家中。

 

我彻夜未眠。

却在意外中得到了一位网友在艰难情况下给我发来的、第一批来自震中映秀的手机照片。

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一条独家。

但我宁愿没有它。

 

地震发生38个小时之后,我终于躺到了床上,我太累了,我把闹钟设到了14日下午2点,却在14日中午被座机吵醒。

我还没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叫我立即出发的电话。

家里的电话号码,只有我的顶头上司知道。

“马上收拾好东西,半小时内到报社,五点出发。成都。”

我出发。

我也成为了我们报社第一批赶赴灾区的记者。

 

我在灾区度过了8天的时间,其间,我接受任务到过的地方有青川、汉旺、红白、蓥华、洛水、绵竹、漩口。排名不分先后。

这不是我在出差过程中拍摄照片最少的一次。但是却绝对是按下快门频率最低的一次。从理论上来说,这倒应该是我按下快门频率最高的一次。

我必须拍摄,我有拍摄的欲望和冲动,但是这样的冲动却经常被另外的冲动所打断。于是就我就在这样和自己的战争当中,留下了这些照片。

在最具冲击力的一个现场,我却拍下了冲击力最小的照片。

我只是想用这些东西,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在灾难发生之后,发生在灾区的故事。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可能最平实的东西,因为最贴近,所以记忆深刻。

 

以下组图,名为: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

事隔一月,终于可以收拾心情来面对这些照片

一组好的照片可以不需要任何的文字描述,所以我尽量不用文字去描述

以本贴纪念5·12,一月。

 

 

未完待续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一)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一)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一)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一)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一)

 

巨大的山体滑坡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一)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一)

 

在漩口,我们遇见了前来视察的武警部队最高司令官:吴双战上将

天堂向左,地震向右(组图)(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