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潜水中将GoPro固定在头部
标签:
潜水gopro |
分类: 潜水 |
为什么要将GoPro固定在头部?对于潜水员来说,这是除了自拍杆外最合适的方式。具体见GoPro水下拍摄的固定方式
官方所提供的头部固定方式包括头盔固定件、头带。
头盔固件根据头盔种类大致有两种方式:
自行车头盔镂空的绑定方式以及在头盔上使用粘贴固定的方式。
http://s9/small/001Dk016gy6IvQhd07Kc8&690
不过大多数潜水员最多使用兜帽,而不会去使用头盔。所以这种方式覆盖面比较小。
头带由于不需要头盔的存在,更容易安装。而且即使有兜帽,问题也不是很大。有种头带还包括下巴的固定带。
http://s14/small/001Dk016gy6IvSmaRu52d&690
说说头带的几个缺点:
一、不建议头发比较长的人使用,一来是头发会飘动而遮挡镜头(深有体会),二来,头发会使头带的固定效果打折。或者说建议使用头带的用户不要留长发。有下巴固定带的头带可以解决头发造成的头带滑脱的情况,不过这样和面镜的冲突更大。
二、对于使用者来说,不太美观,就象日和里平田君的宿敌一般头顶内裤……
三、对于潜水这项运动来说,最重要的是头带和面镜有一定的冲突。头带如果带的比较靠上的话,自然容易滑脱,但是如果过于靠下的话,会遮住面镜的裙边。所以我不是很喜欢使用头带。
所以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如何固定在面镜上。
现成固件:
几乎没有现成的固定在面镜正上方的固件。但是可以买到一些直接支持GoPro固定位的面镜。比如以下几款。有RMB价格的都是在淘宝上找到的。其他的是在国外网站。另外,这种固定位已经被很多其他运动摄影机厂商所接受,比如国产的AEE。所以即使你用的不是GoPro,也可以使用。而且有GoPro固定位配上三脚架转接头,更是可以连接1/4通用接口(就是基本上大多数的相机三脚架标准)。
Octomask的产品(CNY 600-799)。
http://s12/small/001Dk016gy6IvQqfO432b&690
GoMask系列(USD 79)
http://s1/small/001Dk016gy6IvRX57osb0&690
缺点是,必须重新购买面镜。
现在有一种固件,我在国内还没有看到,是L形,固定在面镜带上,在头部的一侧进行拍摄的。没有用过,不过不喜欢这种不对称的设计,这样会使得面镜的一侧比较沉。而且一般的面镜带比较软,估计会歪向下。
(USD 35-44)
http://s2/small/001Dk016gy6IvS18SBzc1&690
http://s16/small/001Dk016gy6IvS18O9Vff&690
然后是看到Intova的一款夹具固件,也是没有找到卖家,是夹在一边面镜的镜框上的,貌似只支持某些款式。而且也是不对称位置,不过中心来讲,比面镜带要更靠中些。不过我有一点不满意的是这款夹具貌似会碰到镜片。不过这款夹具可以适用于单面镜。(USD
20)
http://s3/small/001Dk016gy6IvQVj4xY82&690
For HollisGP的夹具(大概)。(USD 80)
http://s10/small/001Dk016gy6IvQLUyg1d9&690
另外有一些特殊设计的相机,比如有一款就是叫做liquid image的摄像机,他的Scuba系列本身就是和面镜做在一起的。淘宝上有卖的,3000上下。
http://s10/small/001Dk016gy6IvQO8mWBa9&690
Sony Action Cam
http://s3/small/001Dk016gy6IvRRUgy632&690
DIY固件:
DIY的面镜固件,通常都是在正中,上方的位置。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这个位置。DIY的方式通常有3种:改变面镜结构式、夹具式、粘合式以及混合式。
改变面镜结构就是通过破坏面镜的部分结构,通常都是外框上,镜片之间的部分,加以钻孔来使用螺栓增加一个固定位。优点是牢固;缺点是工程比较大,而且不确定该种手术会否对面镜外框造成劳损,如果失败,成本较高,另外,不可移植,如果其他人要借用你的GoPro,还得改造自己的面镜。通常不适用于单面镜。
1.Steve Jenkins先生的方案:面镜是黑色款Cressi Super Occhio Plus(亚马逊上不到50刀),以电钻钻孔,固定最简单的Tripod Mount。用来转接三脚架1/4口的固件。
http://stevejenkins.com/blog/2013/03/how-to-mount-a-gopro-hero-3-camera-to-a-scuba-mask/
工具和打孔
http://s5/small/001Dk016gy6ICnQg0Uk04&690
固件。完成照。
http://s14/small/001Dk016gy6ICnQnhlr9d&690
2.SpearFishingPlanet的MotoPuppy和Steve的方案如出一辙,连面镜也是Cressi Super Occhio,唯一的区别是在背面螺栓的背后,用硅胶固定来阻止固件滑动。硅胶是Momentive RTV108( < USD 4)
http://www.spearfishingplanet.com/photography-videography/23163-simple-gopro-mask-mount.html
改造过程:钻孔 -> 上螺钉 -> 硅胶固定 -> 贴保护皮
http://s15/small/001Dk016gy6ICmKrQyade&690
http://s6/small/001Dk016gy6ICmKrVeB35&690
3.同样是SpearFishingPlanet的自由潜水员NavyDiver82使用的是Omer Abyss 和PROMATE
面镜,结构改造的方式同上,但是使用的固件不是三脚架转接头,而是90度转换臂。不过他使用三脚架转接头在面镜右侧(估计是因为左侧有呼吸管)DIY了一个Mount。
http://www.spearfishingplanet.com/gear/24923-gopro-mounted.html
用于自由潜的Omer Abyss
http://s5/small/001Dk016gy6IClUtESE54&690
用于水肺的PROMATE
http://s11/small/001Dk016gy6IClUv4Xoda&690
夹具式比较少见,优点是不破坏结构,拆卸方便,可移植,至少是同款面镜;缺点可能是成本比较高,因为没有合适的夹具,可以考虑使用3D打印,并使用坚固并防水的材料。比如前面提到的Intova的产品。
老潜水员Dr. Bob的方案,很粗糙,很大个儿。
http://www.cedu-diver.com/happy12.htm
http://s8/small/001Dk016gy6Ij3pfwzl87&690
粘合式通常不会单独出现,仅靠黏合剂恐怕不太牢固,通常作为辅助手段,配合第一种方案。
可以看到之前3款的共同点是都是双面镜,而且镜片之间的外框部位有很大的空地。这个方案则是纯粹的粘合式,而且使用的是单面镜。边框并没有很多可以折腾的余地。作者不详,TA先截断了一个小的转换臂,然后使用了3个Sugrus(一种自塑橡胶,就是照片里蓝色物体),将转换臂完全的粘了上去。
http://www.instructables.com/id/Underwater-Mask-for-Gopro-Hero-using-Mask-joint-/
http://s4/small/001Dk016gy6IClxTnJ983&690
有几个案例由于打不开(比如Youtube),所以只贴几张照片,但是基本上大同小异了。
http://s10/small/001Dk016gy6ICly2aeZb9&690
http://s13/small/001Dk016gy6IClxTrSAdc&690
这款比较奇特,用的是这种固件,而且是水平安装,导致必须加装调节臂。
http://s14/small/001Dk016gy6ICly9cO90d&690
http://s13/small/001Dk016gy6IClycSQc1c&690
http://s12/small/001Dk016gy6IClyfFzRdb&690
这个链接有更多面镜固定的视频:
http://www.yourepeat.com/g/maskmount
=======================从=参=考=到=现=实=的=分=割=线===============================
在参考了几款现有方案以及网上DIY潜水员的作品后,我依然还是首选夹具式的。
笔者自己使用的面镜是Tusa M28,需要固定的机器是GoPro Hero 3+,从照片上看的出,面镜中央,镜片之间的外框部位,并没有很宽敞,可以打孔的部位,事实上,中间的间距仅约6mm。所以也是放弃使用之前几种方案的原因。如果强行处理,一来需要动用电钻,二来还是担心对框架的破坏。另外,也可以看出M28的顶部是有一定宽度的,约10mm。如果使用上面的粘合式来处理的话。老实说,我觉得那个蓝色胶体真心难看,不过还是有参考之处。经过几番对比和思考,方案一如下:
使用小转接臂,截去底部(如同那个粘合式的处理),以绑扎带固定在面镜的顶部。这样既不需要破坏面镜的结构,也增加了移植性,不需要的时候,剪掉成本1分钱的绑扎带即可。唯一的缺点是经常使用会造成一些污染,另外,实际使用效果怎么样还不知道,不确定是否能承受机器的重量而不移动。所以看情况是否需要将小固件固定在面镜上,比如夹具或黏合剂。
另外在方案的考虑中,我尽量使固件不会太高,太高更破坏流线,在水中更容易受力,而且没有头部作为一个支撑。另外,也不需要象某些方案一样的使用额外的调节臂,那样会增加重量,且使重心上移,甚至外移,就象静态测试那样。
我原本也想让螺丝从右手去插入,但是固件的打磨中,无意使得内外两边高低不一,导致照片中这个方位比反方向更稳固。
http://s4/small/001Dk016gy6ICkP6EZZa3&690
面镜和想像中的方案,右图中已经将固件加工完毕。
1.将小转接臂的一端锯掉。磨平,新的部件呈山字形(山形件)。
由于我没舍得用原厂的改造,所以另外买了一组便宜的转接臂。在规格上其实略有点问题,这个到后面才知道。
2.用绑扎带将“小山”固定到面镜上。
固定后,我发现GoPro插不到底,还高出一部分,所以螺丝无法推进去。经过和原装小转接臂的对比发现,这个便宜货的确差一点点。平时无所谓,但是在加入绑扎带的厚度之后,就不行了,于是继续使用锯条加工。打磨掉1mm之后(其实没那么多),GoPro终于下降到了合适的位置,螺丝勉强推进去了。
另外,我的绑扎带买短了(3mm*10cm),所以我使用2根连接的方式来绑扎。好处是另外一个接头正好卡在后面。
http://s1/small/001Dk016gy6ICkPobaE30&690
可以清晰的看到图中的两根绑扎带。由于面镜主体是黑色,所以买绑扎带的时候特意挑选了黑色的。
方案二:
其实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考虑一下,如何更牢固的固定住切下来的那个小件。不过牢固的解决方案也许会牺牲掉一部分可移植性。所以方案二还是在方案一下水多次测试之后再考虑。
在将方案拿给大家看后,师傅们担心在流大的时候会连面镜一起带飞。这个只有下水逐步从小流测试起。
不过这也促使我做了一些拉力测试。
最终将使用的机器:GoPro 3+带防水壳(3+的壳),不含背屏,可能有滤镜。以上重量150g。
测试机器:GoPro 3+带防水壳(3的壳+背壳),含背屏,含滤镜。重量260g。实际使用以防水壳镜头保护盖代替滤镜。
测试内容:静态悬挂:
以夹具将配了GoPro的面镜整体水平悬挂,使面镜受向下的力。最终支撑时间:40+小时。由于摆放位置受外力影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