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福与随缘
(2022-03-29 15:47:31)
标签:
文化情感佛学教育历史 |
分类: 杂记 |
知福与随缘
今天北京天气特别好,本想到外面去欣赏一下春天的新鲜空气,可惜今天汽车限行,不便出门。于是就在家里读读书,学习一下吧。随手一翻,看见一幅对联:知福福常到,随缘缘自来。横联是:随遇而安。就写写对这幅对联的感悟吧。
首先说知福的问题,人要知道什么是福,古人对福的理解是这样的: “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这样,把富、德、康宁有机结合起来,再加上寿、考就构成了“福”的完整概念。我认为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知福与知足是在一起的。
现在很多人真正不知道什么是福,经常可以看见腰缠万贯的大款,年纪不大的就喝成糖尿病,左拥右抱的美女不计其数,结果家庭不幸福,生活也不幸福,纵使你有上亿资产,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到,这算什么幸福,根本不知道幸福的定义和意义。还有一些贪官,你已经有权有势,工资和奖金已经足够,但是一定要贪,当贪到一定的时候,老天就要惩罚你,当没有自由的时候,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老子曾经说过“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罪恶中最大的罪就是欲望太多了,祸患中最大的祸就是不知足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
中国的贪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临入狱和受刑时最容易说出忏悔的语言,有人曾说:“在教堂里忏悔的是西方人,在审讯室里忏悔的是中国人。”这些人总是后悔当初应该不太贪心。如果当初能够有些自制和节制,多有些信仰也绝不会到了入狱的地步,不信你就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贪官共同点就是没有信仰。表面上是信仰马列主义,实际上就是信钱,也更没有什么底线和敬畏之心,不信天,不怕地。更不敬畏神灵。实际上人因敬畏而克制,道德因信仰而生。当金钱被当成“上帝”来信仰时,他们当然不会接受别人制定的规则,当然不会慎独,当然也不会有什么道德。在他们眼里钱比什么都重要。结果只能一路走到黑。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的《知福歌》说了福的意义:
人生尽受福,何苦不知足。
思量愚味苦,聪明就是福。
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
思量负累苦,逍遥就是福。
思量离别苦,团圆就是福。
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
思量牢狱苦,自在就是福。
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
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
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
苦境一思量,就有许多福。
可惜世间人,几个会享福。
有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
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福。
这个《知福歌》道理简单和质朴、耐人寻味。提醒那些境遇不顺的人,要稳住神,生在福中要知福,不要因为一点挫折而失掉了勇气。要善于自我安慰、淡泊名利、笑对逆境、化苦为乐、活得知足潇洒。
他还写了一段福的真谛:
福
心宽性怡快乐就是福;
无病无痛健良就是福;
布衣蔬食饱暖就是福;
茅屋竹篱安稳就是福;
天伦家口团聚就是福;
兵戈不扰太平就是福。
其实人的追求越简单就越满足生活,特别一点就是,对一个从容自得,清心寡欲,泰然自若的人来说,肯定健康。健康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