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化寺 --明代雕塑 认识三身佛

标签:
佛教三身佛佛教文化 |
分类: 随笔 |
昨天到智化寺参观,在薛俭馆长陪同下,来到大雄宝殿的二层参观,看见二楼的三座佛,中间是毗卢遮那佛
报身佛(卢舍那佛)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
应身佛(又称化身佛,即释迦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为即是中道之理体也,佛的本体即是法性,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其实十方三世一切佛,皆具不二之法身,法身象征了世间宇宙的一切法皆由此出。
报身佛: 卢舍那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
化身佛: 释迦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不仅仅指释迦牟尼的化身,一切佛,菩萨,都以善知识的形象化现,为的就是来度化有缘众生。世尊曾在我们娑婆世间示现无数次的成佛和涅盘,还化身成白衣、僧人、佛陀、山河大地,就为了广度有缘众生。
天台宗三身佛
按中国佛教天台宗的说法,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卢舍那佛是报身佛,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即应身佛。“毗卢遮那Vairocana”与“卢舍那Locana”都有“光明遍照”的意思,但二佛是有所区别的。“毗卢遮那”意即“遍一切处”,就是他的光明普照万方,故而密宗又将毗卢遮那译为“大日如来”。《大乘义章》说:“显法成身,名为法身。”即说他是以佛法成身,体现了人格化的真理(佛法)。“卢舍那”又译作“净满”,是报身佛,表示证得了佛法真谛获得佛果而显示佛的智慧的佛身。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是表示随缘教化,济度世间芸芸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
华严经三身佛
据《华严经》称,释迦投身的净土是莲华藏世界,而卢舍那则是莲华藏世界的教主,他与密宗所供奉的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所指不同。又据《梵网经》称,卢舍那佛已修行过百阿僧祇劫,成佛以后住在莲花台藏世界。莲华台周围有一千叶,每一叶是一个世界,千叶总共为一千世界。每一叶世界,又有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百亿南阎浮提(即南赡部洲),而有十百亿无量数释迦正在说法。这无量数释迦的本原,就是卢舍那佛。而华严宗是把毗卢遮那与卢舍那认为一体的。
禅宗六祖惠能解释三身
(1)清净法身佛,谓吾人之身即是如来法身,故吾人之自性本即清净,并能生出一切诸法。
(2)圆满报身佛,谓自性所生之般若之光若能涤除一切情感欲望,则如一轮明日高悬于万里晴空之中,光芒万丈,圆满无缺。
(3)自性化身佛,谓吾人若能坚信自性之力胜于一切化身佛,则此心向恶,便入地狱,若起毒害之心,便变为龙蛇;若此心向善,便生智慧,若起慈悲之心便变为菩萨。
毗卢遮那佛,又译为“毗卢折那”、“毗卢舍那”、“卢舍那佛”、“遮那佛”、“大日如来”。
“毗卢遮那”意为:照耀,光明遍照的意思。毗卢遮那佛与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合称三身佛。毗卢遮那意译为“光明普照”、“遍一切处”、“大日”,故密教称毗卢遮那佛为“大日如来佛”,为密教教主,即密教“五方佛”中正中央佛。密宗认为毗卢遮那佛为至高的唯一法身佛,金刚界的根本,是密教最大本尊。

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表示绝对真理的佛身。依《大日经疏》卷一记载,“大日如来”的名称有三种意义:一、去除黑暗,光明遍照;二、一切众务皆能办成义;三、光明无生灭义。“大日如来”是法界智慧的代表,可去除各种烦恼、止息各种灾难,又可增长定力和智慧的代表,能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风调雨顺,并得诸佛菩萨之庇护。大日如来是光明理智的象征,佩戴供奉者能够保护您,给您带来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使您通天地之灵气,取万物之精华,勇往直前,光明快乐。
法身是什么?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就是本自具足、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去不来、能生万法、不会断灭的这念心。这念心能见、能闻、能知、能觉,而一切千变万化的世界都呈现在这念心中;这都是法身含融一切的显现。因此这念永不断灭的心,就是我们法身。
一般人总以为未出生前,自己不曾存在过;而一口气不来之后,自己也将消失于无形,认为生命就是从生到死这几十年的经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事实上,有情众生的真生命是无始无终的,而我们从出生至死亡的过程,只是一期一期轮回报应身的呈现。无始无终的法身,才是我们真生命。
大日如来依梵音可译成毗卢遮那佛,"如来"即是"佛"的意思。大日如来名称出现在公元七世纪善无畏三藏翻译的《大日经》里。
"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万物,能利养世间一切生物,大日之光为不生不灭。"大日"之意胜于太阳。摩诃"为大,毗卢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译大光明遍照,亦称遍照如来。大日如来是遍照一切世间万物而无任何阻碍的法体,众德圆满,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无昼夜之分, 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都能受到恩惠, 启动萌生佛心,获不可思议之成就。《大日经疏》记载:"如来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开发众生善根,乃至世间事业由之成办。"
如来是佛教对佛的称谓,梵文为Tathagata,"如"意为"如实"、"真如",即佛教所说的事物的真相、宇宙万有之本体、绝对真理,"如来"即指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者。《成实论》卷一称:"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行宗记上称:"真如平等,体离虚妄,故曰如实。乘履此法出现利生,故得此号。"《大日经疏》卷则说:"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释迦牟尼佛有十大称号,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中常用的为如来、世尊。狭义的"如来"专指释迦,广义的则指一切佛。
北京景山公园的万春亭内供奉着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佛)是北京城中央位置最高的一尊大佛,高6米,原为铜铸大佛,始建于乾隆年间。

佛教密宗记载,大日如来是属羊和属猴人的本命佛,是光明理智的象征,佩戴者能够保护您,给您带来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使您通天地之灵气,取万物之精华,勇往直前,光明快乐。因此羊年、猴年生人,若能虔诚佩戴或供奉大日如来之本命佛法像,必获如来光明开启智慧,成就一切事业,使贵人来助,鸿图大展。
卢舍那佛
卢舍那佛,梵文 Locanabuddha,即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佛智的佛身。 "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
含义:卢舍那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法身"毗卢遮那"(汉译:大日如来)的简称,释迦牟尼佛在立名时,把他的报身和法身立在同一个名中,表示法、报不二。
报身,顾名思义就是报应所得之身;例如人、天人、动物、孤魂野鬼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报应身。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贵豪门、有些人出生贫贱寒舍,有些人长得庄严俊美身强体健、有些人长得残缺丑陋羸弱多病,有些人天生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有些人天生愚昧鲁钝笨手笨脚。为什么?这不能怪上天不公平,一切都是自己造业,自己承受果报而已。经云:“所作业不亡,纵经百千劫,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为过去所造的业因不同,所以现在感得的果报身也不一样。因果报应历历不爽,这才是宇宙间最公平的律则。
报身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是修行圆满、大彻大悟的表现。阿弥陀佛、药师佛等都属于报身佛,卢舍那佛也是。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莲华藏世界中,卢舍那座下的十地菩萨,也是卢舍那的化身、分身之一,他来到娑婆世界,依照法门修行而成就了卢舍那的报身。
应身佛
释迦牟尼佛(应身佛又称化身佛)
释迦牟尼(Sakyamuni 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6年),本名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达摩(瞿昙)。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释迦牟尼佛",释迦佛是我们的本师;本师者,根本教师。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释迦佛说出来的。设若释迦佛不说,我们连一尊佛,亦不会知道。因此,我们称念释迦佛名号时,特加"本师"二字,称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别尊重!我们对于本师的名义,尤应留心详记。
含义: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着相。"寂"是不着身相;所谓"不离菩提场,而至鹿野苑"。终日出入往返,着衣吃饭,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无身相。"默"是不着语相;所谓"终日说法,无法可说"。乃至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出一字,是皆默无语相。兹再详解其义: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无智,二乘有智无悲,菩萨虽具悲智,而未能究竟。
化身就是变化万千之身份。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和人事物的境况下,就会有不同的身份。例如:在儿女面前是父母的身份;在父母面前又成了儿女;在配偶面前是丈夫或妻子;在同事面前则成了主管或员工;下了班,到学校在职进修,又变换成学生的身份……。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场合对象不同、时节因缘不同,自己的身份亦随之改变。
佛是大乘极果圣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车(比喻)。这辆大白牛车,有两个轮子,一个是悲轮,一个是智轮。释迦佛驾着这辆大白牛车,悲智二轮,一齐双运,普载一切众生,由凡夫地越过化城,直抵宝所。唯佛一人,悲智双运,究竟圆满,故号为能仁寂默。一切万法,悉皆含摄于悲智二法之中,故称为万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无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圆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谛,寂默是真谛,真俗一如故号能仁寂默。广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于释迦牟尼四个字中,故称为万德洪名。